百词典

《文与叔山园十咏 其五 石桥》

时间: 2025-05-02 20:02:31

诗句

扪萝度石桥,水碧前山绿。

远公大笑来,东林景一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2:31

原文展示:

文与叔山园十咏 其五 石桥
扪萝度石桥,水碧前山绿。
远公大笑来,东林景一幅。

白话文翻译:

在这段诗中,诗人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我在石桥上扶着藤萝走过,眼前的水是碧绿的,远处的山呈现着生机勃勃的绿色。远公(可能指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大笑着来到这里,东林的景色如同一幅画卷般美丽。

注释:

字词注释:

  • :用手触摸或抓住。
  • :指藤萝,是一种植物,常用于装饰。
  • :经过、穿越。
  • 石桥:石头做的桥。
  • 水碧:水面呈现碧绿的颜色。
  • 远公:可能指远道而来的朋友,或某位智者。
  • 东林:指东边的树林,可能是指东林寺,常被文人咏叹。
  • 景一幅:形容景色如同一幅画。

典故解析:

  • 东林:东林寺是著名的佛教寺庙,文人常在此吟咏,代表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吾驺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其风格质朴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的美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何吾驺游赏山水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愉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画面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扪萝度石桥”的细腻描写,引导读者感受到一种平和的氛围,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水的“碧”和山的“绿”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中提到的“远公大笑来”则增添了人情味,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关系。整首诗以轻松愉悦的笔调,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游玩时的欢愉心情,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扪萝度石桥:诗人用手扶着藤萝,走过石桥,动作细腻,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2. 水碧前山绿:描绘了水的清澈和山的郁郁葱葱,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3. 远公大笑来:远道而来的朋友欢声笑语,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4. 东林景一幅:将眼前的景色比作一幅画,形象而生动,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色比作画卷,生动形象。
  • 拟人:水和山被赋予了生命,显得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与人之间的愉快互动,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藤萝:象征着自然与生命的延续。
  • 石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连接与交融。
  • 水碧、山绿: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扪萝”指的是什么?
    A. 抓住藤萝
    B. 走过桥
    C. 看风景

  2. 诗中提到的“远公”最有可能是指谁?
    A. 朋友
    B. 生僻字
    C. 山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友谊的珍视
    B. 对城市生活的厌烦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可以将何吾驺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同样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强调孤独与隐逸的情绪,而何吾驺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欢乐互动。

参考资料:

  • 《明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瞿唐 雨发九湾至归州 九湾 观象台铜浑天仪刻漏 坠蝉 暮春水仙花 其四 暮春水仙花 其三 暮春水仙花 其二 暮春水仙花 其一 江行俳体十二首 其十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通前彻后 提手旁的字 倚马七纸 马字旁的字 无补于事 香字旁的字 夏首 离章 麻字旁的字 仁义之兵 楚棺秦楼 凝注 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歹字旁的字 同闬 秋风扫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