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白茆港》

时间: 2025-05-07 06:13:59

诗句

图伯争雄浚白茆,万夫执役不胜劳。

那知畚锸声初歇,已有真人著柘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3:59

原文展示:

白茆港
作者: 夏原吉 〔明代〕

图伯争雄浚白茆,
万夫执役不胜劳。
那知畚锸声初歇,
已有真人著柘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白茆港进行开凿的场景,众多人争先恐后地开挖,辛苦劳作,然而当忙碌的锹铲声刚刚停止时,已经有高人穿上了柘袍,象征着已经取得成就和地位。

注释:

  • 白茆:指的是一个地方名,可能是水域或港口。
  • 图伯争雄:图谋争取霸权,表现出人们积极争抢的状态。
  • 万夫执役:成千上万的人在辛苦地工作。
  • 畚锸:铲子和锹的总称,表示劳作的工具。
  • 柘袍:用柘树皮制作的衣服,代表高人或达官显贵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原吉,明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文,关注社会现实,富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劳作与成就的不同看法。诗人在此通过对比,表现出辛勤劳动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诗歌鉴赏:

《白茆港》是一首描绘劳动场景的诗,诗中以“图伯争雄”开篇,生动展现了人们在白茆港忙碌工作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激烈的竞争与拼搏精神。接着“万夫执役不胜劳”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的艰辛劳作,反映了那种为了生存而不懈努力的状态。

然而,诗的后两句却转向了对比与反思。“那知畚锸声初歇,已有真人著柘袍”,在忙碌声中,已经有高人穿上了象征地位的衣袍,带有一种讽刺意味。这里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异,以及辛勤劳动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复杂关系,似乎在告诉人们,虽然努力工作是必要的,但成功并非总是与劳动成正比。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与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现实,兼具了对劳动的赞美与对不公平现象的思考。这种双重的视角,使得作品在表达上具有了更深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图伯争雄浚白茆:描绘人们在白茆港拼争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激烈的竞争气氛。
  2. 万夫执役不胜劳:强调劳动的艰辛,展示出成千上万的人在为生计而努力。
  3. 那知畚锸声初歇:转折引出,表明在辛劳的背后,有些人却已获得成功。
  4. 已有真人著柘袍:指高人或成功者的出现,暗示成功与辛勤劳动的脱节。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劳动者与成功者的对比,强调了社会的阶层差异。
  • 象征:柘袍象征着地位与成功,形成了诗中重要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辛勤劳动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与成功的偶然性,深刻思考了社会的不平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茆港:象征着劳动与奋斗的地方。
  • 畚锸:代表辛勤的劳动工具,象征着努力与付出。
  • 柘袍:象征着成功与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 A. 休闲娱乐
    • B. 辛勤劳动
    •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 D. 战争
  2. “柘袍”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劳动者
    • B. 成功与地位
    • C. 自然
    • D. 贫困

答案:

  1. B. 辛勤劳动
  2. B. 成功与地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较,两者都强调了劳动与成果的关系,但李白更强调享乐与及时行乐的态度,而夏原吉则更多反思社会的不公与努力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本知识与技巧》

相关查询

单推官厅前双桐咏 送夏侯审游蜀 送元晟归江东旧居 酬晋侍御见寄 送陆郎中归田司空幕 赠故将军 代村中老人答 送雍丘任少府 送司空文明归江上旧居 送郑宥入蜀迎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六合时邕 磨拳擦掌 甘字旁的字 白帢青衫 宋画吴冶 淡水湖 乚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包含毓的词语有哪些 萧敷艾荣 待时守分 包含藓的词语有哪些 眼乖手疾 矮子看戏 示字旁的字 踢胸 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