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似臧伯通》

时间: 2025-08-09 12:15:29

诗句

玉壶冰里见精神,来望芙蓉幕府新。

放胆担当难处事,立身扶植不平人。

公家退食门如水,淡处论交面自春。

不是浑身皆古道,肯分一盼老山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15:29

原文展示:

似臧伯通
作者: 陈著 〔宋代〕

玉壶冰里见精神,
来望芙蓉幕府新。
放胆担当难处事,
立身扶植不平人。
公家退食门如水,
淡处论交面自春。
不是浑身皆古道,
肯分一盼老山民。

白话文翻译:

在冰冷的玉壶中,可以看到那份清雅的神韵;
我来到这里,想要欣赏新开的芙蓉花。
我敢于承担那些艰难的事务,
愿意为那些遭受不平的人提供支持。
公家的食物像水一样流逝,
在淡泊的交往中,面容自会显得春光明媚。
这并不是说我全身都是古老的道理,
而是愿意向年长的乡民多看一眼。

注释:

  • 玉壶:象征清澈与高洁,表达诗人内心的精神追求。
  • 芙蓉:指荷花,象征美好与纯洁。
  • 放胆担当:勇于承担责任。
  • 扶植不平人:支持受到不公待遇的人。
  • 公家退食:指公家的资源日渐稀少。
  • 淡处论交:在淡泊的环境中交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为主。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古诗表达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与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独特理解。开头两句,通过“玉壶冰里”和“芙蓉”两种意象,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清明与对美好的追求,似乎是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后四句则转向社会责任,诗人勇于担当困难事务,立身扶植弱势,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提出了自我反思,表示并非一味追求古老的道德,而是愿意向生活中的“老山民”学习,体现了对传统与现实的辩证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思想深邃,既有个人理想的追求,又不忘社会责任,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和明确的价值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诗人通过清澈的玉壶与美丽的芙蓉,展现出内心的纯净与对美的追求。
    • 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关心,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
    • 第五、六句:描绘了公家资源的流失与淡泊的交往,反映了人际关系的淡然与真实。
    • 第七、八句:诗人自我反思,强调面对现代社会要有包容和学习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玉壶冰里”)和对仗(如“公家退食门如水”)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该诗通过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结合,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思,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与坚定的信念。

意象分析:

  • 玉壶:象征高洁、清澈的内心。
  • 芙蓉:象征美好、纯洁的理想。
  • 退食:指公家资源的减少,暗示社会的动荡。
  • 老山民:象征传统智慧与经验的人。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壶冰里”象征什么?
      • A. 美好生活
      • B. 清雅精神
      • C. 社会责任
    2. 诗人愿意为哪些人提供支持?
      • A. 富人
      • B. 遭受不平的人
      • C. 年轻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陈著的《似臧伯通》都表现了对社会现象的关心,但杜甫更强调个人的忧国忧民,而陈著则更注重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洞庭南馆 送韦正字析贯赴制举 集灵台·其一 金殿乐 寄卢载 题赠志凝上人 樱桃 戏简朱坛诗 江西道中作三首 其一 观宋州田大夫打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抗不卑 沮诘 唾壶击缺 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磨刀霍霍 攀告 不辟斧钺 见短 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口出狂言 金字旁的字 一不拗众 羊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庙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