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6:11
到倪庵
作者: 陈著 〔宋代〕
联袂西庵去,行清不厌深。
兰芳泛幽谷,松翠引长林。
石路傍山甃,涧源何处寻。
归途无所有,时听一猿吟。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们一同前往西边的庵堂,走在清幽的山水间,始终不觉得厌倦。兰花的芳香飘荡在幽静的山谷中,苍翠的松树引领着我们走向漫长的林间小道。石头铺成的路旁是山崖,溪水的源头我们又该去哪里寻找呢?归途上没有任何的收获,偶尔听到一只猿猴在吟唱。
作者介绍:陈著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风气浓厚的时代。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体现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次游历中写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
这首《到倪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与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清幽的环境,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前两句“联袂西庵去,行清不厌深”开篇即营造出一种与友人同游的愉悦氛围,诗人似乎在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兰芳泛幽谷,松翠引长林”,通过兰花的芳香和松树的青翠,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美好,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思考,石路旁的山崖和不知去处的涧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探索和对人生的思索。最后一句“归途无所有,时听一猿吟”则将情绪推向高潮,归途上没有物质的收获,反而更能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富足,猿猴的吟唱仿佛是自然对人的一种回应,令人感到孤独却又宁静。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一种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庵”指的是什么?
诗中“兰芳”所指的是什么?
归途上诗人感受到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