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赵寄庵》

时间: 2025-08-09 12:12:29

诗句

家住黄沙绿水湾,功名土苴任天悭。

顾瞻宇宙惊多碍,收卷江湖憩一閒。

处子声容心自铁,太公年几鬓才斑。

老来难得重相见,明月清风处处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12:29

原文展示

家住黄沙绿水湾,
功名土苴任天悭。
顾瞻宇宙惊多碍,
收卷江湖憩一閒。
处子声容心自铁,
太公年几鬓才斑。
老来难得重相见,
明月清风处处山。

白话文翻译

我家住在黄沙和绿水交汇的地方,
功名利禄如同尘土,任凭命运的安排。
回望宇宙,心中惊恐,受到许多牵绊,
收起江湖的奔波,享受一份闲适。
少女的容颜在心中铸成了铁石,
老年时光,鬓发已然斑白。
老来难得再见旧友,
明月清风,山水处处令人神往。

注释

  • 黄沙绿水湾:指自然环境,黄沙和绿水相间的地方,可以理解为一个风景优美的居住地。
  • 功名土苴:功名利禄比作尘土,表示对功名的淡然态度。
  • 顾瞻宇宙:回头看宇宙,表示思考广阔的世界。
  • 处子:指年轻的女子,代表青春和美好。
  • 太公:这里指的是周文王,象征智慧和年老的标志。
  • 鬓才斑:鬓发斑白,形容年纪渐长。
  • 老来难得重相见:表达对老友重逢的渴望和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子勋,号寄庵,宋代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带有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

创作背景

《次韵赵寄庵》是陈著应友人赵寄庵之邀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个人情感,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的纷扰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开篇便以“家住黄沙绿水湾”引入,展现了诗人宁静而又美好的生活环境,接着又通过“功名土苴任天悭”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诗人将功名视为尘土,透出了一种洒脱和不羁的态度。

在对宇宙的思索中,诗人感受到许多的障碍和牵绊,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此句“顾瞻宇宙惊多碍”不仅是对人生的反思,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紧接着,诗人转向江湖,表达了对安逸闲适生活的向往。而“处子声容心自铁”则蕴含了对青春美好的怀念与珍惜,显示出一种对纯真情感的追忆。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老来重逢的期待与无奈,“明月清风处处山”则是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感融汇,构建出一种宁静而富有哲理的意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他对友谊、青春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住黄沙绿水湾:设定场景,描绘居住地的自然环境。
  2. 功名土苴任天悭:表达对功名的淡泊态度。
  3. 顾瞻宇宙惊多碍:思考广阔宇宙,感到人生的诸多障碍。
  4. 收卷江湖憩一閒:希望能放下忙碌,享受宁静的生活。
  5. 处子声容心自铁:对年轻美好的回忆,心中铭记。
  6. 太公年几鬓才斑:隐喻年纪渐长,感叹时光流逝。
  7. 老来难得重相见:表达对旧友重逢的渴望与遗憾。
  8. 明月清风处处山: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结合,形成宁静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功名比作“土苴”,形象生动,展现出对世俗的无所谓。
  • 对仗:如“明月清风”与“处处山”,使语言更具韵律感。
  • 隐喻:如“处子声容”,不仅指年轻女子,也隐喻对青春的追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珍视、对美好青春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沙:象征着平淡的生活,表明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 绿水:象征着生命与希望,表现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团圆,暗含着人际关系的珍贵。
  • 清风:象征着宁静与自在,体现了诗人对安闲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渴望追逐
    B. 视如尘土
    C. 忽略不计
    D. 忍痛割爱

  2. 诗中提到的“处子”指的是: A. 年轻的女子
    B. 处女
    C. 童年
    D. 友人

  3. “明月清风处处山”表达的是: A. 诗人的孤独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人生的迷惘
    D. 旧友的重逢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通过自然景色表达思乡之情。
  • 《登高》杜甫:展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 《次韵赵寄庵》 vs 《静夜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来反映内心情感,但前者更关注于人与友人、自然的关系,而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思念。
  • 《次韵赵寄庵》 vs 《登高》:后者通过对高处的眺望,表现出对人生苦难的思考,而前者则更注重于闲适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哲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金缕曲·赠梁汾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采桑子·九日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铩羽涸鳞 幺字旁的字 善自珍重 窒隙蹈瑕 苫次 谷字旁的字 包含抟的词语有哪些 生拖死拽 見字旁的字 谪坠 靑字旁的字 炎德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夙夜不懈 似类 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