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2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25:38
虎厌肉兮驺虞苦饥。
獭升堂兮麒麟受羁。
黄彝荐滫兮章甫承綦。
箾韶屏弃兮弦筦兜离。
指玉以为石兮削方以为规。
天不可问兮神不可咨。
繄彼之是兮而此之非。
有樗在林兮有栎在馗。
蓍龟孔昭兮勿远余思。
老虎讨厌吃肉,驺虞却在饥饿中苦苦挣扎。
水獺登上高堂,麒麟却被束缚。
黄彝荐上滫水,章甫却承受着沉重的压力。
乐器的声响被抛弃,筝弦的乐声却被缠绕。
指着美玉却当作石头,削成方形却当作规矩。
天上的事情不可探询,神灵的意志不可咨询。
这边的真理在那边是错误。
林中有樗树,路边有栎树。
蓍草与龟壳的占卜显示出的道理,莫要远离我的思索。
作者介绍:刘基,字梦得,号季高,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擅长诗词,尤其以《九叹》系列而闻名。其作品常反映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个人的抒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时期,刘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社会不公的感慨,以及他对命运的深刻思索。
《九叹九首 其六》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象征意义的诗作,展现了刘基对社会、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开篇的“虎厌肉”与“驺虞苦饥”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在自然法则与人类欲望之间的矛盾。接着,诗人用“獭升堂”与“麒麟受羁”来表达高贵与卑微的对立,暗示着人们在社会中的不同位置与遭遇。
诗中更有“天不可问,神不可咨”的无奈感,似在诉说人们面对命运时的无力与渺小。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折射出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求。诗的最后,提到“蓍龟孔昭”,则是一种对占卜与预知未来的质疑,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智慧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探讨了人生的无奈与命运的不可知,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驺虞”象征什么?
A. 权力
B. 饥饿与无奈
C. 美好与希望
诗人对命运的态度是:
A. 无能为力
B. 充满希望
C. 积极寻找
诗中提到的“天不可问,神不可咨”意在表达:
A. 对命运的质疑
B. 对宗教的信仰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