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3:32
长相思(暮春)
作者: 李石 〔宋代〕
花飞飞,絮飞飞。
三月江南烟雨时。
楼台春树迷,
双莺儿,双燕儿。
桥北桥南相对啼,
行人犹未归。
花瓣纷飞,柳絮飘荡。
三月的江南正值烟雨弥漫的时节。
楼台与春树交织在一起,令人迷惑。
双双黄莺儿,双双燕儿。
在桥的北边和南边相互鸣叫,
行人依然没有回来。
作者介绍:李石,字尚志,号石隐,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李石的诗歌常常融入自然景物,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暮春时节,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李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离别、思念的感慨。
《长相思(暮春)》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李石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整首诗的意境柔美,情感细腻,通过对花飞、柳絮、黄莺和燕子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春日的盎然生机和温柔气息。诗中“花飞飞,絮飞飞”的反复吟唱,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花雨飘摇的梦境之中。
而“三月江南烟雨时”则通过对江南特有气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春天的迷离和柔情。接下来的“楼台春树迷”,则让人想象到春日里楼台间的景色,树木和楼台交错,令人感到迷醉。
最后两句通过对燕子和莺歌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双燕儿在桥的两侧相对啼鸣,形成了一种对比,突显出“行人犹未归”的孤寂与等待,流露出诗人对离别的惆怅与不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的生机与人事的思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儿有哪两种?
诗的创作背景是哪个季节?
诗中提到的江南在什么天气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