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9:15
今岁西湖上,经行始此回。
轻烟认花柳,细雨识楼台。
春半已多日,官閒能自来。
情知欠樽酒,倚杖且徘徊。
今年在西湖上游玩,第一次来到这里。
轻烟中辨认出花柳,细雨中分辨出楼台。
春天已经过去了大半,闲暇的官员可以随意来此游玩。
我知道酒还欠奉,便倚着拐杖在这里徘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元吉,生于宋代,字君实,号丰乐,浙江人。其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作者在西湖游玩时,借景抒怀。西湖作为当时著名的游览胜地,作者在此处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好,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索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丰乐楼》以西湖春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诗的开头“今岁西湖上,经行始此回”,表达了作者初次游览西湖的兴奋和新鲜感。接着通过“轻烟认花柳,细雨识楼台”两句,诗人将西湖的自然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轻烟和细雨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渲染了春天的氛围,展示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敏感的情感。
“春半已多日,官閒能自来”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与反思。春天已过大半,闲暇的官员能够随意游玩,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期盼。最后一句“情知欠樽酒,倚杖且徘徊”则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酒未备,但诗人仍然愿意在此徘徊,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然,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景色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闲适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绘西湖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虽然现实中有些无奈,但诗人依然选择享受当下的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轻烟认花柳,细雨识楼台”中的“轻烟”指的是什么?
A. 雾
B. 烟火
C. 水
诗中提到的“樽酒”指的是什么?
A. 酒杯中的酒
B. 胡椒酒
C. 酒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