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1:17
临江仙(酴醿) —— 韩元吉 〔宋代〕
不恨绿阴桃李过,酴醿正向人开。
一尊清夜月徘徊。
花如人意好,月为此花来。
未信人间香有许,却疑同住瑶台。
纷纷残雪堕深杯。
直教攀折尽,犹胜酒醒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不怨恨桃李花的过度繁盛,而是欣赏酴醿花正盛开。清澈的夜晚,月亮在空中徘徊,花儿也如人所愿般美丽,这月亮似乎是为了这美丽的花而来。诗人对人间的香气未曾完全相信,却又怀疑自己是否与瑶台的仙子同住。残雪纷纷飘落在酒杯中,尽管如此,诗人仍然想要把花儿攀折尽,觉得这比酒醒时的感觉还要美好。
韩元吉,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闻名。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借助春天的美景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反映了当时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视。
《临江仙(酴醿)》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间情感的细腻观察。开头两句“不恨绿阴桃李过,酴醿正向人开”,诗人以一种包容的心态面对桃李花的繁盛,反而将目光聚焦在酴醿花的绽放上,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欣赏。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个清澈的夜晚,月亮徘徊,花开得如人所愿,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月为此花来”不仅表达了月亮与花的和谐关系,更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在此刻似乎融入了自然,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人间香气的怀疑与对瑶台的向往,形成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同时,纷纷落雪与酒杯的意象相结合,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极致关注,最终以“直教攀折尽,犹胜酒醒回”作结,流露出对美好瞬间的渴望与留恋。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生活的多重面貌,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美丽景色中所感受到的生命力与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全诗通过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酴醿”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瑶台”象征什么?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春望》(杜甫)与《临江仙(酴醿)》在春天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的诗多了一份沉重的社会责任感,而韩元吉的词则显得轻松和愉悦。
《月夜忆舍弟》强调亲情与思乡之情,而《临江仙(酴醿)》则专注于春天的自然美与个人情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