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

时间: 2025-04-30 20:48:08

诗句

谈经用燕说,束弃诸儒传。

滥觞虽有罪,末派弥九县。

张侯真理窟,坚壁不与战。

难以口舌争,水清石自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8:08

原文展示: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
谈经用燕说,束弃诸儒传。
滥觞虽有罪,末派弥九县。
张侯真理窟,坚壁不与战。
难以口舌争,水清石自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儒学的批判,借用燕国的故事来说明。抛弃那些陈旧的儒家典籍,尽管那些源头有过错误,但如今的流派却遍布各地。张侯所藏的真理如同一个坚固的洞穴,不愿与人争辩。口舌之争难以见真理,只有清澈的水和坚硬的石头才能自见本色。

注释:

  • :指燕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常用作典故。
  • 束弃:抛弃、放弃的意思。
  • 滥觞:指源头、起源,通常用来引申为某事的开始。
  • 张侯:可能指张良,历史上以智谋著称的人物。
  • 坚壁不与战:比喻不与争辩,保持自己的立场。
  • 水清石自见:比喻真实的东西自然会显露出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北宋四大家之一。他在诗歌上以清新自然著称,喜欢借古喻今,常常用历史人物和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黄庭坚在与文潜(可能是诗友或同僚)交流时写的,表达了他对儒家经典的看法,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反思。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表现出他对古典诗词的深厚功底,更在内容上展现了他对儒学的独特见解。全诗围绕着“谈经说理”展开,开头的“谈经用燕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对历史的渊源追溯,燕国的典故不仅为诗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接着,诗人通过“束弃诸儒传”表达了对传统儒家经典的否定态度,体现了一种反传统的理念。尽管“滥觞虽有罪”,但他强调当今的流派和思想仍然广泛传播,显示出对儒学后继者的无奈与批判。张侯的“真理窟”则是一个隐喻,表达了真理的难以捉摸,正如他所说的“坚壁不与战”,真正的智慧和真理不需要争辩,自有其显现。

最后一句“水清石自见”,以水和石的清澈与坚硬来比喻真理的显现,强调了思想的清晰与坚定,这种哲理性的表达让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思考。黄庭坚在诗中不仅传达了个人的哲学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使得这首诗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谈经用燕说:借用燕国的历史故事来谈论经典的学习和理解。
  • 束弃诸儒传:放弃那些传统的儒家经典,表达对其局限性的反思。
  • 滥觞虽有罪,末派弥九县:虽然源头可能存在问题,但流派已经遍布。
  • 张侯真理窟,坚壁不与战:张侯(张良)所藏的真理如同一个坚固的洞,不愿与他人争辩。
  • 难以口舌争,水清石自见:口舌之争难以见真理,只有清水和坚石才能显示真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真理比作水与石,强调其自显的特性。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滥觞虽有罪,末派弥九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传统儒学的反思与批判,强调真理的显现不在于争辩,而在于内心的清澈与坚定,体现了诗人对智慧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历史、智慧的源泉。
  • 滥觞:象征开始、根源。
  • 张侯:象征智者、真理的守护者。
  • :象征清澈、真实。
  • :象征坚固、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张侯”指的是谁?
    • A. 张良
    • B. 张飞
    • C. 张杰
    • D. 张仪
  2. “水清石自见”是什么意思?
    • A. 水在清澈的时候能看到石头
    • B. 真理不需要争辩,自然会显现
    • C. 水和石头是好朋友
    • D. 石头是水的朋友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黄庭坚:李白的诗歌常表现豪放与奔放,而黄庭坚则更注重哲理性与内省,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寄题黄及之谷神馆 寄饶德操 寄觉范漳水 寄觉范长沙 花光仁禅师以墨戏见寄以小诗致谢 湖心亭 和郑鲠之韵 和刘太守十州诗·竹屿 和刘太守十州诗·月岛 和刘太守十州诗·烟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晓行夜宿 飘樊落溷 合心 剖幽析微 牛字旁的字 沙篆 牛字旁的字 怀敌附远 栀蜡 鱼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竹篮打水一场空 韭字旁的字 蚩妄 嗟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