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7:46
舒王不让杜樊川,二十八字今断弦。可怪苏郎呈好手,剪花排锦蒋山前。
舒王不肯让位给杜樊川,二十八个字如今已成断弦。真让人惊讶的是苏郎的技艺高超,剪花排锦在蒋山之前。
薛师董(公元11世纪),宋代诗人,擅长古诗词,尤其以其意象清新、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常常结合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文学繁荣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和对文学的追求。
这首诗以两组对比的方式展开,前半部分通过“舒王不让杜樊川”表达了对当时诗坛的关注,凸显了文人之间的竞争与相互欣赏。杜甫作为唐代的大诗人,其诗歌才华在后世备受推崇,而舒王作为当时的权贵却不愿让位于他,反映出诗坛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后半部分提到苏轼的技艺,表达了对苏轼的赞赏,展现了他在诗词创作上的造诣和风格。整首诗通过对人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诗歌主要探讨了文学创作中的竞争与欣赏,强调了历史人物的文化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充满了对诗词艺术的热爱。
“舒王”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杜甫
B. 苏轼
C. 舒国的王
D. 李白
“二十八字”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诗的华丽
B. 诗的短暂与易逝
C. 诗的复杂
D. 诗的丰富
诗中提到的“苏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答案: 1. C 2. B 3. C
将薛师董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但薛的作品中更多地表现出对后世文人的欣赏与推崇,而杜甫则通过个人的苦闷和对国家的忧虑来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