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

时间: 2025-05-01 18:57:46

诗句

舒王不让杜樊川,二十八字今断弦。

可怪苏郎呈好手,剪花排锦蒋山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7:46

原文展示:

舒王不让杜樊川,二十八字今断弦。可怪苏郎呈好手,剪花排锦蒋山前。

白话文翻译:

舒王不肯让位给杜樊川,二十八个字如今已成断弦。真让人惊讶的是苏郎的技艺高超,剪花排锦在蒋山之前。

注释:

  • 舒王:指的是舒国的王,可能是指某位权贵或有名的诗人。
  • 杜樊川:杜甫的号,樊川是他所居住的地方,表示杜甫的诗才。
  • 二十八字:可能指古诗的精练与简洁,或特指某一首诗的字数。
  • 苏郎:指苏轼,号东坡居士,他以诗词闻名,技艺高超。
  • 剪花排锦:形容修饰花卉,寓意诗文的华美。
  • 蒋山:可能是指某个地点,或与诗人相关的山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师董(公元11世纪),宋代诗人,擅长古诗词,尤其以其意象清新、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常常结合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文学繁荣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和对文学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两组对比的方式展开,前半部分通过“舒王不让杜樊川”表达了对当时诗坛的关注,凸显了文人之间的竞争与相互欣赏。杜甫作为唐代的大诗人,其诗歌才华在后世备受推崇,而舒王作为当时的权贵却不愿让位于他,反映出诗坛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后半部分提到苏轼的技艺,表达了对苏轼的赞赏,展现了他在诗词创作上的造诣和风格。整首诗通过对人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舒王不让杜樊川:表达了舒王的骄傲与杜甫的地位。
  • 二十八字今断弦:暗示文学的短暂与易逝,二十八字可能指某首经典之作的简洁与精炼。
  • 可怪苏郎呈好手:赞美苏轼的才华,表明他在艺术上的独特地位。
  • 剪花排锦蒋山前:描绘了苏轼的创作场景,生动地表现出诗词的美感。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二十八字”作为诗歌的象征,形象地表达了文学的精髓。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探讨了文学创作中的竞争与欣赏,强调了历史人物的文化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充满了对诗词艺术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舒王:象征权力与地位。
  • 杜樊川:象征才华与传统。
  • 苏郎:象征创新与风格。
  • 剪花排锦:象征美与艺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舒王”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杜甫
    B. 苏轼
    C. 舒国的王
    D. 李白

  2. “二十八字”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诗的华丽
    B. 诗的短暂与易逝
    C. 诗的复杂
    D. 诗的丰富

  3. 诗中提到的“苏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将薛师董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但薛的作品中更多地表现出对后世文人的欣赏与推崇,而杜甫则通过个人的苦闷和对国家的忧虑来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杜甫诗全集》
  • 《苏轼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臻阇黎三首 其二 自梅花村回道中书壁四首 其三 送许时用归越 赠萧斯易御史巡按苏常诸郡 送杨太史使淮便道省母 移家小虞浦上二首 其一 安澜龙王庙六韵 台城路 春日东园即事 燕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死别生离 遁迹潜形 鼻字旁的字 破家鬻子 龜字旁的字 劚玉如泥 胸度 圆冠方领 杂货铺 金字旁的字 受厘 珠沉璧碎 霜行草宿 包含延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