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4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47:37
虞美人·画堂新霁情萧索
作者:冯延巳 〔唐代〕
画堂新霁情萧索,深夜垂珠箔。
洞房人睡月婵娟,梧桐双影上朱轩,立阶前。
高楼何处连宵宴,塞管吹幽怨。
一声已断别离心,旧欢抛弃杳难寻,恨沉沉。
画堂在新雨后显得十分冷清,夜深人静,珠帘低垂。
洞房里的新人在月光下沉沉入睡,梧桐树的双重影子映在红色的窗帘上,静静立在台阶前。
高楼之上,何处还有连绵的宴会声?乐器吹奏的曲调依旧充满幽怨。
一声哀叹已断了离愁,往日的欢愉已抛弃,难以寻觅,心中满是沉重的恨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冯延巳,字子云,唐代词人,生于公元903年,卒于960年。他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是初唐词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词多描写爱情与离愁,风格绮丽而哀婉。
创作背景 《虞美人·画堂新霁情萧索》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历史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
冯延巳的《虞美人·画堂新霁情萧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夜的凄凉画面,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思索与对旧情的追忆。全诗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清冷的场景,"画堂新霁情萧索",既描绘了环境的清新,又隐含了内心的孤寂。深夜的珠箔低垂,象征着隔绝与孤独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情感对比。
接下来的描写中,"洞房人睡月婵娟"一语,暗示着年轻新婚的女子在月光下的美丽与无知,恰如一幅静谧的画卷。然而,"高楼何处连宵宴"则突显了宴会的喧闹与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表的失落感。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内心的苦楚,"一声已断别离心,旧欢抛弃杳难寻,恨沉沉",情感的浓烈与无奈达到了高潮。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调、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离别后的孤寂与无奈,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爱情的脆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因离别而产生的深沉伤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爱情的无奈与恨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画堂新霁”意指: A. 画堂的装饰 B. 新雨后的清新 C. 人的情感
“高楼何处连宵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兴奋
诗中的“怨”主要是指: A. 对过往的怀念 B. 对失去的痛苦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在表达离愁时都采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强调女性的内心感受,而冯延巳的作品则更注重环境对情感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