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7:46
醉桃源·角声吹断陇梅枝
作者: 冯延巳 〔唐代〕
角声吹断陇梅枝,孤窗月影低。
塞鸿无限欲惊飞,城乌休夜啼。
寻断梦,掩香闺,行人去路迷。
门前杨柳绿阴齐,何时闻马嘶?
在高地上,号角声吹断了梅树的枝条,孤独的窗前,月影低垂。
边塞的鸿雁想要惊飞,却飞不出去,城里的乌鸦在夜晚停止了鸣啼。
我在梦中寻觅,掩住了香闺,远行的路上人迷失了方向。
门前的杨柳在绿荫中齐齐摇曳,何时才能听到马的嘶鸣?
本诗中的“角声”与“塞鸿”可以与唐代边塞诗歌相联系,常常描绘边疆的孤寂与思乡之情。“香闺”则是古代文人对美人生活的描写,体现了对女性的柔情与向往。
冯延巳,字子真,号云间,唐代著名词人,擅长写词,尤其以婉约词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山水和自然景物,表现出深刻的内心世界。
《醉桃源》作于冯延巳晚年,正值其人生的沉浮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醉桃源·角声吹断陇梅枝》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于孤独和思乡的感受。开头的“角声吹断陇梅枝”生动地展示了边塞的冷清,号角声如同断裂的梅枝,带来一丝凄凉的感觉。接着,孤窗月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使得人心生涟漪。诗中“塞鸿无限欲惊飞”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而“城乌休夜啼”则是对宁静的渴望与对孤寂的反思。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寻断梦,掩香闺”表现了梦的无常与现实的无奈,暗示着对美好的渴望与实现的遥远。最后一句“何时闻马嘶”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马嘶声象征着归来的希望,带有强烈的期待与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感情描写与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追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孤独、思乡和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表现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选择题:诗中哪一个意象象征了孤独?
A. 角声
B. 杨柳
C. 乌鸦
D. 鸿雁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香闺”指的是__。
判断题:诗中“何时闻马嘶”表现了对归来的期待。
A. 正确
B. 错误
与李白的《夜泊牛斗星》相比,冯延巳的《醉桃源》更偏向于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思乡,而李白则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了个人情感的广阔与豪放。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前者细腻,后者豪放,反映了各自时代的情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