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5:46
潇洒孤怀尽日安,
心期不负旧儒冠。
余粮为黍常充腹,
敝絮成襦亦耐寒。
病懒自知生计拙,
心闲转觉世途宽。
家庭事事堪随分,
不向人间觅新欢。
诗人整日悠闲自在,心中期望不辜负昔日的学识与理想。虽然生活简朴,充饥的粮食仅是黍米,但即使衣衫破旧也能抵挡寒冷。对生活的懒散有所自知,然而内心淡定,反而觉得人生的道路开阔了许多。对于家庭中的琐事,能够随遇而安,不再在人世间追求新的欢愉。
倪之煃,清代诗人,以清新逸致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和个人哲思为题材,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淡泊态度和对世俗的超然。
《静观堂闲咏六首》是倪之煃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安逸与淡然之情的真实写照。该诗作成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思考与对自我的内省。
这首诗以闲适的语调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诗人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尽管生活条件简朴,但他依然能心满意足,享受人生的每一刻。通过“潇洒孤怀尽日安”,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孤独的接受与淡然,仿佛在说,生活的意义并不在于物质的丰盈,而是在于心灵的宁静。
“心期不负旧儒冠”则折射出诗人对知识与理想的追求,尽管身处简陋的环境,但他依然保持着对自我的期许与尊重。接下来的“余粮为黍常充腹”生动地描绘出他生活的朴素,却又不失自得的情境。
“病懒自知生计拙,心闲转觉世途宽”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自省与豁达,虽然他承认自己的生计拙劣,但内心却因闲适而感到世事宽广。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对家庭琐事的随和态度,诗人不再追求外面的繁华与热闹,而是选择在平淡中寻找快乐。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渐渐丰富,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乐观态度。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与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心灵的富足远胜于物质的丰盈。
诗中“心期不负旧儒冠”的意思是:
A. 不再追求知识
B. 对知识的坚持与尊重
C. 否定自己的学问
“余粮为黍常充腹”中“黍”指的是:
A. 大米
B. 小米
C. 面粉
诗人对家庭琐事的态度是:
A. 随遇而安
B. 忍受不堪
C. 追求繁华
答案: 1-B, 2-B, 3-A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倪之煇的《静观堂闲咏》同样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但倪之煇更强调内心的淡泊与世俗的超然,而陶渊明则更突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