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六》

时间: 2025-05-02 18:29:49

诗句

旷哉嵩室阳,神怪所栖宅。

苍石不知年,灵熊去无迹。

烟岩想桂宫,苔壁疑椒掖。

不学舜娥悲,潇湘竹枝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9:49

原文展示

旷哉嵩室阳,神怪所栖宅。
苍石不知年,灵熊去无迹。
烟岩想桂宫,苔壁疑椒掖。
不学舜娥悲,潇湘竹枝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嵩山的阳光明媚,宛如神灵栖息的地方。苍老的岩石似乎经历了无数岁月,灵巧的熊已经不知所踪。烟雾缭绕的岩石让人联想到仙女居住的桂宫,而苔藓覆盖的石壁又让人怀疑这是椒房的华美。作者自觉不如舜娥那样悲伤,潇湘的竹枝依然青翠。

注释

  • 旷哉:广阔、空旷的意思。
  • 嵩室阳:指嵩山的阳光,象征着明亮与光辉。
  • 神怪:指神灵和怪异的生物。
  • 苍石:古老的岩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灵熊:指神秘的动物,可能是传说中的神熊。
  • 烟岩:指被烟雾笼罩的岩石,增添了神秘感。
  • 桂宫:指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地方。
  • 苔壁:长满苔藓的石壁。
  • 舜娥:舜的妻子,传说中的悲伤形象。
  • 潇湘竹枝:指潇湘地区的竹子,象征着美丽与清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他的诗风典雅、清新,多描绘自然景色,兼具抒情和哲理。梅尧臣在诗歌中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体现了一种豁达的情怀。

创作背景

梅尧臣的这首诗作于他陪同太尉钱相公游览嵩山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在宋代,文人雅士往往通过游览名山大川,寄托个人情感和志向,这首诗正是这一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嵩山的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美感与哲思。开头的“旷哉嵩室阳”以宽广的视野引领读者进入诗境,阳光洒在嵩山上,给人一种明亮而神圣的感觉。接着,诗人用“苍石不知年”展示了自然的恒久和生命的短暂,流露出一种对时间的感慨。

“灵熊去无迹”则增添了神秘色彩,暗示在这片美丽的自然中,或许还有一些难以捉摸的存在。而“烟岩想桂宫”和“苔壁疑椒掖”则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描绘出一种人间与仙境交融的意象。

最后,以“不学舜娥悲,潇湘竹枝碧”收尾,诗人自我反省,表示不愿意像舜娥那样沉溺于悲伤,而是选择了积极向上的态度。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哲理的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旷哉嵩室阳:开篇描绘嵩山的阳光,既有自然景观的描写,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2. 神怪所栖宅:这里提到神秘生物,暗示嵩山的灵气与神秘感,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
  3. 苍石不知年:岩石的苍老象征着岁月的积淀,强调了自然的永恒。
  4. 灵熊去无迹:灵熊的消失使人感到神秘与惆怅,暗示着人们对自然中未知事物的向往。
  5. 烟岩想桂宫:烟雾笼罩的岩石让人联想到仙境,体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6. 苔壁疑椒掖:苔藓覆盖的石壁,产生一种古朴与幽静的感觉,与人文景观相呼应。
  7. 不学舜娥悲:诗人自我约束,不愿沉浸于悲伤,表明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8. 潇湘竹枝碧:竹枝的翠绿象征着生命的盎然,表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情感。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烟岩想桂宫”,借助想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传说结合。
  2. 拟人:如“苍石不知年”,赋予岩石以人的特征,强调时间的无情。
  3.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嵩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强调人应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嵩山:象征着高洁与崇高,隐喻着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2. 灵熊:代表神秘与未知的力量,暗示自然中存在的奇妙。
  3. 桂宫:仙境的象征,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苔壁:古老与宁静的象征,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自然的安宁。
  5. 竹枝:生命与活力的象征,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灵熊”代表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自然中的神秘生物
    c) 诗人的友人
    答案:b

  2. 诗中“舜娥”指代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舜的妻子
    b) 诗人的母亲
    c) 皇帝
    答案:a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悲伤的沉浸
    b) 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c)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

  • 相似之处: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 不同之处:梅尧臣的诗更具神秘色彩,王维的诗则偏向于宁静与淡泊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偶成 九日 九日小园独谣赠门下武相公 九日宿存中家明日与汝彝汰万同登其屋南感钟山 九日稽山怀古 九日晨起闷坐 九日区启图黎不回见过因忆去年九日亦同兹会时启图遗落将为归计席间同赋 九日客福城用杜韵 九日登莲峰得二石一石如鱼而尾赤名之曰赪尾一石有眼口鼻名之曰山鬼 其二 九日亦好园小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龙盘虎踞 问心 无字旁的字 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坐靡廪饩 欠字旁的字 青蝉 屋下架屋 缮甲治兵 伸头缩颈 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群口铄金 找碴儿 倚马千言 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