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6:48
再至洛中寒食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西洛逢寒食,依依似昔年。
千门方禁火,九野自生烟。
飘泊梨花雨,追随杏叶鞯。
游人莫惜醉,风景满伊川。
在西洛重逢寒食节,依稀仿佛像往年一样。
千家万户刚刚禁火,广袤的田野上自然升起烟雾。
梨花如雨般飘落,随杏叶的鞯子而舞。
游人们不惜醉酒,尽情享受着伊川的美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香溪,晚号梅溪居士,宋代诗人。梅尧臣以其清新脱俗、风格独特的山水诗而著称,是“梅、王、柳、杜”四大家之一,推崇自然,强调诗歌的个性和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寒食节,反映了诗人对往年寒食的回忆和对自然景色的珍惜。在古代,寒食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诗人通过对这一节日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梅尧臣的《再至洛中寒食》是一首感情丰富的诗,诗中通过描写寒食节的习俗和自然景色,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西洛逢寒食,依依似昔年”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怀旧的氛围。寒食节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节日,诗人通过“依依”一词,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留恋。
接下来的“千门方禁火,九野自生烟”更是将节日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禁火的习俗与自然中升起的烟雾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接着,诗人用“飘泊梨花雨,追随杏叶鞯”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梨花的飘落和杏树叶的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美好。而最后一句“游人莫惜醉,风景满伊川”则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游人们在美景中陶醉,尽情享受春日的欢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流畅的语言,将寒食节的传统、自然的美景与人们的生活情感完美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寒食节的风俗和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为读者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寒食”指的是哪一个节日?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寒食节
d) 端午节
诗中提到的“九野”指的是什么?
a) 城市
b) 田野
c) 河流
d) 山岳
在诗中,游人们的状态是怎样的?
a) 忧伤
b) 快乐
c) 无聊
d) 恐惧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再至洛中寒食》与王安石的《寒食夜雪》都是描写寒食节的作品,但梅尧臣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而王安石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深邃。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描写手法上各有特点,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