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画三首》

时间: 2025-04-27 08:13:10

诗句

青藜竹杖寻诗处,多在平桥野寺中。

黄叶没鞋人不到,豆篱花发浸溪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13:10

原文展示:

青藜竹杖寻诗处,多在平桥野寺中。
黄叶没鞋人不到,豆篱花发浸溪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栖息的环境中,寻找诗意的场景。常常是在那平桥附近的乡野寺庙中,秋天的黄叶已经覆盖,游人因此不再到访,而豆篱旁的花朵则在溪水中盛开,映红了水面。

注释:

  • 青藜:一种竹子,常用于制作竹杖,象征隐逸生活。
  • 平桥:指的是一种简单、平坦的桥,可能暗示平静的生活环境。
  • 没鞋:这里指没有人来访,表现出人迹罕至的孤寂。
  • 豆篱:指种植豆类植物的篱笆,通常用于家庭菜园,表现出乡村的田园气息。
  • 浸溪红:指花朵的颜色映入溪水,形成美丽的景象。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隐士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唐寅在明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选择隐逸的生活方式,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反思。这首诗反映了他在闲暇时光中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诗的前两句“青藜竹杖寻诗处,多在平桥野寺中”,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又隐含了他对诗意的执着。在这里,青藜竹杖不仅是寻找诗意的工具,更象征了他高洁的志向与追求。接下来的“黄叶没鞋人不到”则描绘出一种萧条的景象,黄叶的覆盖让人感到季节的变迁与孤独,传达出一种恬淡的孤寂感。最后一句“豆篱花发浸溪红”则用生动的色彩描绘出秋天的美丽,展现了自然的生机。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孤独与自由的热爱,体现了唐寅作为文人墨客的高雅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藜竹杖寻诗处:意为诗人拄着竹杖,寻找适合吟诗的地方,表现出对诗意的向往。
  2. 多在平桥野寺中:常常在平桥附近的乡野寺庙中,暗示对自然环境的依恋。
  3. 黄叶没鞋人不到:黄叶覆盖了地面,表明人迹罕至,引发诗人的孤独感。
  4. 豆篱花发浸溪红:豆篱边的花朵映红了溪水,呈现出美丽的秋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藜竹杖”与“黄叶没鞋”形成对比,强调景象的宁静与孤独。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竹杖、黄叶、豆篱等意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基调,体现了唐寅的个性与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藜竹杖:象征高洁的志向与追求。
  • 平桥:象征平静的生活环境。
  • 黄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
  • 豆篱:表现乡村的自然风情。
  • 溪红:象征生机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唐寅的《题画三首》主要描绘了哪种情感?

    • A. 忧伤
    • B. 对自然的向往
    • C. 对城市的热爱
  2. 诗中提到的“黄叶”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孤独与萧条
    • C. 繁华的生活
  3. “豆篱花发浸溪红”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冬天的寒冷
    • B. 秋天的美丽
    • C. 夏天的热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的《月下独酌》
  2. 王维的《山居秋暝》
  3.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唐寅 vs 王维:唐寅的《题画三首》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情感,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更加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二者在表现方式上各有千秋,均体现出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集》
  • 《明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梦游山泽间得照水景不乾句既寤为赋是诗 晓霁 桃花源诗 步月 登灵岩 幽兴贻任文田 虎丘暮归 戏简族子葆元 宋孝子阮与子宅 武山玩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乐属 鸣金收兵 鬼字旁的字 开心钥匙 碧空如洗 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恪守成式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行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磕牙料嘴 羊字旁的字 包含剑的词语有哪些 究竟 削肩细腰 包含劈的词语有哪些 局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