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0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09:05
有花无月恨茫茫,有月无花恨转长。
花美似人临月镜,月明如水照花香。
扶笻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带月尝。
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
有花却没有月亮,心中恨意茫茫;有月亮却没有花,恨意更加绵长。
花儿美丽得像人儿映照在月光的镜子里,月光如水般明亮,照耀着花香。
在月下扶着竹杖寻花步,携着酒在花前伴着月来品尝。
如此美好的花,这般明亮的月,何必将花月视为寻常呢?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花月”这一意象,传达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花与月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美丽与孤独,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法拥有的哀愁。
作者介绍: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其诗词以清丽婉约著称,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诗人漫步于花丛中,感受花香与月色的交融,因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诗中展现了他对花月之美的深刻体会,以及对人生孤独感的诗意表达。
唐寅的《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8》以其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中通过“花”和“月”这两个自然元素,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人生的无奈。“有花无月恨茫茫,有月无花恨转长”开头两句,直接引入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却又无法完全拥有的遗憾。接下来的“花美似人临月镜,月明如水照花香”,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花与月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它们在月光下的完美状态,仿佛花儿在月光的照耀下映照出人间的情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扶笻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带月尝”描绘了一个浪漫的场景,诗人手持酒杯,伴着月光和花香,尽情享受这一美好时刻。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最后一句“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则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花月的珍视,提醒读者要懂得欣赏和珍惜身边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美好的珍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有花无月”的含义是什么?
诗中“花美似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