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周知监二首》

时间: 2025-04-26 08:29:36

诗句

唐家谕巴蜀,通道至邛僰。

列郡徼西南,夷居半岩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9:36

原文展示:

送周知监二首
唐家谕巴蜀,通道至邛僰。
列郡徼西南,夷居半岩壁。

白话文翻译:

送别周知监两首
唐朝的政令传达到巴蜀,通往邛僰的道路畅通无阻。
各个郡县位于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的居所半在岩壁之中。

注释:

  • 唐家:唐朝的政府。
  • :发布政令、告知。
  • 巴蜀:指今天的四川一带。
  • 通道:指通往的道路。
  • 邛僰:古地名,位于今四川。
  • 列郡:众多的郡县。
  • :边界。
  • :指少数民族。
  • 半岩壁:半靠在岩石上的居住地。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唐家”与“巴蜀”关系密切,唐代在四川地区的治理和开发对后来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邛僰为古蜀地名,历史上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民族交融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绛(生卒年不详),字希孟,号筠溪,宋代著名诗人,官至知州。他的诗风清丽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韩绛送别周知监之际,表达了对其出征巴蜀的祝福及对家乡山水的思念。反映了宋代地方治理与民族关系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唐代政令的传播和西南地区的地理特征。开头两句通过“唐家谕巴蜀”展现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显示出地方治理的有效性。接下来“通道至邛僰”则映衬了交通的便利,表明了南方地区的逐步开发。最后两句用“列郡徼西南”与“夷居半岩壁”的对比,既展现了地理的多样性,又隐含了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体现了诗人对地方文化的关注与理解。整首诗在简练的文字中富含深意,展现了韩绛对家国情怀的深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唐家谕巴蜀:意指唐朝的命令传达到了巴蜀,强调了中央政府的影响力。
  2. 通道至邛僰:道路通向邛僰,展示了交通的便利性。
  3. 列郡徼西南:各个郡县分布于西南边界,描绘了区域的广阔。
  4. 夷居半岩壁: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说明了地区的多元文化。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句式整齐,体现了古诗的对仗工整之美。
  • 意象:通过“岩壁”与“夷”反映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周知监出征的祝福,同时也展示了对西南地区山水与民族的深刻观察,体现了作者的家国情怀与对地方文化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巴蜀:象征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
  • 邛僰:代表了地理的特殊性与交通的便利。
  • 夷居: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唐家谕巴蜀中的“谕”意为: A. 传达
    B. 学习
    C. 休息
    D. 隐藏

  2. “夷居半岩壁”中“夷”指的是: A. 夷平
    B. 少数民族
    C. 平原
    D. 人民

  3.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描述自然
    B. 送别朋友
    C. 表达对地方治理的关注
    D. 叙述历史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山水与人文的关系。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对比,李白的诗更加突出个人情感,而韩绛的诗则更关注社会与文化,体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选》
  • 《古诗文网》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和梅山弟二首 次和梅山弟二首 次儿瀹以诗四首道各意因两用其韵 次儿瀹以诗四首道各意因两用其韵 次儿瀹以的字韵呈喜而又赋 次弟观与雪航韵 次弟观与龄叟诗韵 次弟观为陈子得纳妇别李亲家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王长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鬼字旁的字 昼夜兼程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功过是非 销号 经一失,长一智 爽心悦目 谷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奔轶绝尘 连云叠嶂 包含考的成语 面壁虚构 畜君 三框儿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