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居 十二》

时间: 2025-05-04 05:23:46

诗句

六幅潇湘曳画裙,灯前兰麝自氤氲。

扁舟容与知无计,兵火头陀泪满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3:46

原文展示:

东居 十二 苏曼殊 〔近代〕 六幅潇湘曳画裙,灯前兰麝自氤氲。扁舟容与知无计,兵火头陀泪满樽。

白话文翻译:

六幅绘有潇湘景色的画裙轻轻摇曳,灯前兰花的香气自然弥漫。小舟悠闲地漂荡,却知无法逃避战乱,战火中的僧人泪洒酒樽。

注释:

  • 六幅潇湘曳画裙:指画裙上绘有潇湘的景色,潇湘指湖南的湘江和潇水,常用来象征江南的美景。
  • 兰麝自氤氲:兰麝指兰花的香气,氤氲形容香气缭绕。
  • 扁舟容与:扁舟指小船,容与形容船只悠闲地漂荡。
  • 兵火头陀:兵火指战争,头陀是佛教中的苦行僧。
  • 泪满樽:樽是古代的酒器,泪满樽形容僧人因战乱而悲伤,泪水滴入酒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文学家,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可能创作于动荡的近代社会背景下,反映了作者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目睹或听闻战乱之后,感慨生活的不安定和个人的无力感,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画面来表达内心的不安和悲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战乱时期的内心世界。诗中“六幅潇湘曳画裙”和“灯前兰麝自氤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但紧接着的“扁舟容与知无计”和“兵火头陀泪满樽”却透露出无法逃避的现实和深重的悲伤。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和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六幅潇湘曳画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次句“灯前兰麝自氤氲”进一步以香气弥漫的兰花来加强这种宁静的氛围。
  • 第三句“扁舟容与知无计”转折,表达了即使身处宁静之中,也无法逃避现实的无奈。
  • 末句“兵火头陀泪满樽”直接点出了战乱的残酷和僧人的悲伤,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宁静的画面与残酷的现实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象征:潇湘和兰麝象征着美好和宁静,而兵火和头陀则象征着战乱和悲伤。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宁静与战乱,表达了在动荡时代中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日杂兴六首 其三 霅溪道至四安镇 竟陵僦舍仍有小园景物颇佳 任左藏挽词 偶书三首 其二 自上元后闲作五首 润州书事 探梅有感 寺晚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移山竭海 風字旁的字 谈论风生 瓜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包含殇的词语有哪些 潜窃阳剽 包含踏的成语 包含暖的成语 門字旁的字 善甲厉兵 浓妆艳服 吃食 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喷珠噀玉 中瑞 虬虎 以逸待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