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居 九》

时间: 2025-05-04 00:35:25

诗句

碧沼红莲水自流,涉江同上木兰舟。

可怜十五盈盈女,不信卢家有莫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5:25

原文展示: 碧沼红莲水自流,涉江同上木兰舟。可怜十五盈盈女,不信卢家有莫愁。

白话文翻译: 碧绿的池塘中,红莲随水自在地流淌,我们一同渡江,登上那装饰华美的木兰舟。可惜那十五岁便娇美动人的少女,竟然不相信卢家会有莫愁那样的女子。

注释:

  • 碧沼:碧绿的池塘。
  • 红莲:红色的莲花,象征美丽与纯洁。
  • 涉江:渡过江河。
  • 木兰舟:用木兰树材制成的船,此处指装饰华美的船。
  • 盈盈女:形容女子体态轻盈、娇美。
  • 卢家有莫愁:典故出自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卢家有女名莫愁,以美貌和贤淑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翻译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出自《东居》组诗,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曼殊旅居日本期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的遗憾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碧沼红莲的自然美景,以及与友人共渡江河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通过对“十五盈盈女”和“卢家莫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中美好事物的难以置信和失落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典故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沼红莲水自流”:描绘了一幅碧绿池塘中红莲随水流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2. “涉江同上木兰舟”:表达了与友人一同渡江的愉悦心情,木兰舟的华美也增添了诗的意境。
  3. “可怜十五盈盈女”:通过对十五岁娇美女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怜爱。
  4. “不信卢家有莫愁”:运用典故,表达了对现实中美好事物的难以置信和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碧沼红莲”比喻自然美景的美丽与纯洁。
  • 典故:“卢家有莫愁”运用典故,增强了诗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典故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美好事物的难以置信和失落感。

意象分析:

  • 碧沼红莲:象征自然美景的美丽与纯洁。
  • 木兰舟:象征华美与愉悦的渡江体验。
  • 十五盈盈女:象征娇美与青春。
  • 卢家莫愁:象征美好与贤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碧沼红莲”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的美丽与纯洁 B. 战争的残酷 C. 社会的黑暗 答案:A

  2. “卢家有莫愁”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苏曼殊 B. 梁武帝 C. 李白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B. 对现实中美好事物的难以置信和失落感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苏曼殊《东居 九》: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李白更多是对故乡的思念,而苏曼殊则更多是对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收录了苏曼殊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风格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哭吕衡州六首 舞腰 咏廿四气诗 芒种五月节 送晏秀才归江陵 褒城驿二首 贻蜀五首·卢评事子蒙 和乐天赠吴丹 酬乐天重寄别 玉泉道中作 西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迫在眉睫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姑母 流泆 辍食吐哺 不含糊 才轻任重 門字旁的字 动人心魄 洪峰 包字头的字 跋开头的成语 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车字旁的字 征两 宝盖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