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居 三》

时间: 2025-05-02 22:22:44

诗句

罗襦换罢下西楼,豆蔻香温语不休。

说到年华更羞怯,水晶帘下学箜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2:44

原文展示:

东居 三 罗襦换罢下西楼,豆蔻香温语不休。说到年华更羞怯,水晶帘下学箜篌。

白话文翻译:

换下华丽的衣裳,从西楼走下,豆蔻的香气中,话语不断。提及青春年华,更显羞涩,在水晶帘下学习弹奏箜篌。

注释:

  • 罗襦:华丽的衣裳。
  • 豆蔻:比喻少女。
  • 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典故解析:

  • 豆蔻: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豆蔻年华”常用来形容少女的青春年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该诗描绘了一位少女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状态,反映了作者对青春和美的敏感捕捉。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对青春和美的深刻感悟时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少女的生活片段,展现了青春的羞涩和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少女的生活片段,展现了青春的羞涩和美好。诗中“罗襦换罢下西楼”一句,描绘了少女换下华丽衣裳的场景,暗示了她的日常生活和身份。“豆蔻香温语不休”则进一步以豆蔻的香气和不断的话语,展现了少女的青春活力和活泼性格。“说到年华更羞怯”一句,通过“羞怯”一词,传达了少女对青春年华的敏感和羞涩。最后一句“水晶帘下学箜篌”,则以水晶帘和箜篌的意象,营造了一种优雅而宁静的氛围,展现了少女对艺术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罗襦换罢下西楼”:描绘了少女换下华丽衣裳的场景,暗示了她的日常生活和身份。
  • “豆蔻香温语不休”:以豆蔻的香气和不断的话语,展现了少女的青春活力和活泼性格。
  • “说到年华更羞怯”:通过“羞怯”一词,传达了少女对青春年华的敏感和羞涩。
  • “水晶帘下学箜篌”:以水晶帘和箜篌的意象,营造了一种优雅而宁静的氛围,展现了少女对艺术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豆蔻”比喻少女的青春年华。
  • 拟人:“豆蔻香温语不休”中的“香温”赋予了豆蔻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少女的生活片段,展现了青春的羞涩和美好,传达了对青春和美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罗襦:华丽的衣裳,象征少女的身份和日常生活。
  • 豆蔻:比喻少女的青春年华,象征青春和活力。
  • 水晶帘:营造优雅而宁静的氛围,象征少女内心的宁静和对艺术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豆蔻”比喻什么? A. 少女的青春年华 B. 少女的香气 C. 少女的话语 D. 少女的衣裳

  2. 诗中“水晶帘下学箜篌”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A. 热闹的氛围 B. 优雅而宁静的氛围 C. 羞涩的氛围 D. 活泼的氛围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同样描绘了少女的青春和美好。

诗词对比: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与《东居 三》(苏曼殊):两者都描绘了少女的青春和美好,但辛弃疾的诗更加热闹和欢快,而苏曼殊的诗则更加细腻和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晴 送十五郎适临安 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 梅市书事 幽居 园中对酒作 邻曲 致仕後述怀 出游 暮秋有怀王四季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举无遗算 黽字旁的字 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层峦叠翠 牙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幽感 百卉千葩 八字旁的字 包含神的成语 通邑大都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隳官 苍哑 心若死灰 門字旁的字 体国经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