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 其一》

时间: 2025-04-27 15:33:18

诗句

泥涂身事苦,行止自难持。

春雨迷台路,秋声滞燕矶。

音尘三月断,传说数番疑。

夙昔风期在,青镫或见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3:18

原文展示:

泥涂身事苦,行止自难持。
春雨迷台路,秋声滞燕矶。
音尘三月断,传说数番疑。
夙昔风期在,青镫或见之。

白话文翻译:

在泥泞中身处艰难,行动和停留都难以坚持。
春雨模糊了通往台上的路,秋声使得燕子在矶边滞留。
音信已经断绝三个月,传闻也令人多次怀疑。
往昔的约定依然在心,或许能在青灯下再见到他。

注释:

  • 泥涂:泥泞,形容处境艰难。
  • 行止:行动和停留。
  • 春雨:春天的雨水,象征阴郁和不顺。
  • 台路:指通往高台的道路。
  • 秋声:秋天的声音,暗示孤寂与思念。
  • 音尘:音信,消息。
  • 夙昔:往昔,早年。
  • 青镫:青色的灯,象征着夜晚和思念。

典故解析:

“青镫”象征着思念与等待,古代文人常以灯火寄托情感。诗中提到的“音尘三月断”反映了与友人或亲人久别的思念,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牵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对后来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黄宗羲失去亲友后写成,表达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苦短的感慨。此外,诗中融入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诗歌鉴赏:

《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表达了深沉的哀思与对旧日时光的追忆。诗的开头“泥涂身事苦”直接点明了身处困境的苦闷,展现出一种被困的无奈。春雨和秋声的意象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描绘一个孤独的时光背景,春雨带来的模糊和秋声带来的沉寂,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惆怅。音信的断绝,传说的疑惑,似乎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无奈与隔阂。最后一句“青镫或见之”则是一种期望与寄托,暗示着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再次相见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表达了对亲友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了身处泥泞中的苦楚,暗示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 第二句通过春雨与秋声的对比,展现出时光的流逝与孤独感。
    • 第三句指出音信的断绝与传闻的怀疑,渗透出对亲情的焦虑。
    • 最后一句则寄托了希望,期待在青灯下重聚的美好愿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泥涂比喻生活的艰难,春雨和秋声则用来象征心境的变化。
    • 对仗:如“音尘三月断,传说数番疑”在形式上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失去与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对逝去亲友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泥涂:象征生活的困境与痛苦。
  • 春雨、秋声:分别代表希望与失落,构成了情感的对比。
  • 青镫: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与再见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泥涂身事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苦闷
    C. 无聊

  2. “音尘三月断”中的“音尘”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声音与消息
    C. 传说

  3. 诗中提到的“青镫”象征了什么?
    A. 忘记
    B. 怨恨
    C. 思念与希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表达对兄弟的深切怀念。

诗词对比

  • 黄宗羲的《金陵哭外舅》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黄宗羲更多地展现了生活的苦闷,而李白则渗透出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代诗词与文化背景》
  • 《黄宗羲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红蕉 次韵汪少卿祷雪有感 简徐宰 人日吴明辅招不往 答费宰 梅花十绝 山中 其三 癸卯元日 春晚 次韵瑞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六马仰秣 包含毙的成语 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鸡坊 名不常存 饰辩 殳字旁的字 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舞智 包含耕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缶字旁的字 眼开眉展 荡为寒烟 肉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目击道存 睡结尾的成语 本末终终 孑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