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0:27
《玉京秋·烟水阔》
作者:周密 〔宋代〕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
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
因调夹钟羽一解烟水阔。
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
碧碪度韵,银床飘叶。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
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
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
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
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长安的孤独旅人,又见西风吹来,
清冷的月光下,丹枫凄凉地映衬着秋天。
我调动心绪,随着钟声一声声,
烟水迷蒙,景色愈加阔远。
高大的树林中,夕阳的余光渐渐消逝,晚蝉的鸣叫显得凄切。
碧色的琴声在空中荡漾,银色的床上落下了飘零的树叶。
衣服湿透了,桐树阴影下露水寒冷,
在采凉花的时节,我赋诗描写秋雪。
叹息轻别时的情怀,一腔幽情,仿佛能与秋虫对话。
旅途的思绪让我在吟唱时感到害怯,
怨愁的歌声如同琼壶般暗淡无光。
翠扇的情谊渐渐疏远,红衣的香气也随之消散,
一切都化为无形。
白皙的身骨在西风中感到遗憾,
最恨的是这新凉的时节被闲置。
楚箫声声,谁在西楼倚月而泣。
作者介绍: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公度,号澹庐,南宋末年及元初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在词的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玉京秋·烟水阔》创作于宋代末期,正值周密一生的晚年。此时社会动荡,国家面临外敌入侵,诗人常有身处异乡、离别故土的情感。诗中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孤独,深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念。
《玉京秋·烟水阔》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伤感情绪。开篇即以“长安独客”引入,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随即,西风、素月、丹枫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个典雅而凄美的秋天画面。诗人通过“调夹钟羽”的音乐意象,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思绪的流转。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描绘了高林、晚蜩的景象,夕阳的余光和蝉鸣的凄切,展现了一个渐渐沉入黄昏的秋日。此时的秋天不仅是自然的变化,更是心境的折射。碧碪、银床的意象则突出了孤独的氛围,落叶与湿衣更是让人感受到深秋的寒意。
“叹轻别”一句,诗人以轻别之叹引入对离愁的深思,仿佛能与秋虫对话,展现了自我情感的细腻与敏感。接下来的“怨歌长琼壶暗缺”则进一步渲染了愁苦,琼壶的暗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
最后,翠扇与红衣的意象则象征着友谊与爱情的消逝,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渗透出诗人对秋天的深情感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无法言说的故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对离别的惆怅,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带来的孤独与思念,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京秋·烟水阔》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长安独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翠扇恩疏,红衣香褪”中所表达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