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6:39
兜率都无伎俩,也敩诸方榜样。
五日一度升堂,起动许多龙象。
禅道佛法又无,到此将何供养。
须知达磨西来,分付一条拄杖。
这首诗表达了对禅宗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的反思。诗中提到的“兜率”是指天界,“无伎俩”则暗示在高层境界中也没有技巧和手段。接着提到每五天一次的讲堂,虽然有许多的龙象(象征着高大的身影),但禅道和佛法本身却是空无的。诗人提出,既然没有真正的佛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供养呢?最后一句强调了达摩祖师从西方传来的真理,归结为一根拄杖,象征着简朴和直接的教导。
释慧照,宋代僧人,以其深厚的禅学思想和诗作闻名。生平多游历于寺庙之间,致力于研究佛法,反映了当时禅宗的发展与思考。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禅宗兴盛之时,社会上对佛教的关注与探讨日益增多。诗人通过对传统禅道的思考,表达了对形式的质疑与对内涵的追求。
《偈三首 其三》通过简练的语言与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禅宗的核心思想。诗的前两句以“兜率都无伎俩”开篇,直接揭示了即使在天界的高处,依然没有技巧可言,表达了禅宗强调的无为与自然。接下来的“升堂”意象,表现出佛法的传播与讲解,然而诗人随即质疑这种形式的空洞,形成强烈的反差。
“禅道佛法又无”的反思,引人深思:真正的佛法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灵的领悟与体会。最后一句提到的达摩和“拄杖”,则是对禅宗传承的强调,达摩以简朴而直接的方式传达了深邃的思想,拄杖象征着这一传承的力量。整首诗通过简练的比喻和意象,传达了对禅的深刻理解,具有强烈的思辨性和哲理性。
整首诗围绕禅宗的核心思想,探讨形式与内涵的关系,强调真实领悟的重要性,表现出对传统的反思与对真理的追求。
兜率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地狱
B. 天界
C. 人间
D. 佛国
“五日一度升堂”中的“升堂”指的是什么?
A. 学习
B. 讲座
C. 祭祀
D. 旅行
达摩祖师的教导可以用什么象征?
A. 金碗
B. 拄杖
C. 龙象
D. 佛像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比,虽然两者都渗透着哲理,但陆游的诗歌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历史与情感,而释慧照的诗则更侧重于对禅宗哲理的探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