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8:45
太平寺泉眼
作者:杜甫
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
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
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
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
如丝气或上,烂熳为云雨。
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
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
北风起寒文,弱藻舒翠缕。
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
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药圃。
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这首诗描绘了太平寺的泉眼,诗人站在高冈上,目之所及是稀疏的草木和泉水。泉水从枯柳根部涌出,流淌着岁月的古老气息。石缝间可见泉水的涌现,仿佛海眼一般,水流环绕着天边的水府。在这深广的水潭中,享受宁静的时光,丝毫不敢轻视。青白相间的小蛇,幽静的姿态时常可见。丝状的水气偶尔升腾,细腻的水雾化作云雨。山头与山下,挖掘的井水似乎无穷无尽。供养十方僧侣的泉水,滋味香美胜于牛乳。北风起,寒意袭人,柔弱的水草舒展翠色的缕带。明亮的泉水映照着客人的衣衫,细腻的林影荡漾其中。何时才能在家中的水流中,留下那余润,滋养药圃?在春天湿润的时节,黄精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滋养出新的生命。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以现实主义著称,关注民生,抒发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在流亡生涯中,常常感受到自然景色带来的安慰与宁静,太平寺的泉眼成为他寄托情感的地方。
《太平寺泉眼》通过描写泉水的清澈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用“招提凭高冈”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远的视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在描写泉水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青白二小蛇”、“如丝气或上”,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气氛。同时,诗中“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一句,表达了泉水的甘甜与对修行的供养,透露出诗人与佛教文化的紧密联系。整首诗在细节上精致而富有层次,透过泉水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最终在宁静中蕴藏着深厚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此诗通过泉水与周遭自然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隐含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小蛇”是什么颜色?
A. 红色
B. 绿色
C. 青白色
D. 黑色
填空题:诗中提到泉水的味道胜过__。
判断题:诗中描写的环境是宁静的。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