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2:02
蜀主窥吴幸三峡,
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
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
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
一体君臣祭祀同。
蜀汉的皇帝曾经窥伺吴国,幸运地来到三峡,
他去世的年头也正是在永安宫。
我想象着那青翠的华丽,在空山之中,
那玉殿显得虚无,只在野寺之间。
古老的庙宇旁,杉树和松树为水鹤筑巢,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村里的老人依然在过年。
武侯祠堂常常就在附近,
君主和臣子共同进行祭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后人称其为“诗圣”。杜甫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国家动乱,他通过古迹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英雄人物的追忆。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四》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历史的沧桑与人物的伟大。开篇以“蜀主窥吴幸三峡”引入,勾勒出蜀汉皇帝的雄心壮志。接着通过“崩年亦在永安宫”揭示了历史的无情,英雄最终也难逃生死之命,显示出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一联,通过对比华丽殿宇与荒凉寺庙,反映出世事的变迁与英雄的落寞。古庙、杉松、水鹤等意象,暗示了自然的永恒与人类历史的短暂,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沉重感。
最后,提到武侯祠堂,与“君臣祭祀同”呼应,表现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英雄精神的传承,表达出诗人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蕴含着杜甫对国家、历史、人物的深情与忧虑,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古迹的描绘,反映出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世事的感慨,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蜀主窥吴”中的“吴”指的是哪个历史国家?
a) 魏
b) 吴
c) 楚
d) 晋
“岁时伏腊走村翁”中的“伏腊”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中提到的“武侯”是指谁?
a) 诸葛亮
b) 刘备
c) 曹操
d) 孙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