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2:06
云梁烟栋翠嵚崯,
五百痴人谩饰金。
屋顶谁增华阁重,
石头自拥白云深。
钟声透谷泉分响,
鬼力支空雨聚阴。
无废无兴无启闭,
老僧不动一心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石屋的景象,云雾缭绕,屋檐如同青翠的山崖,仿佛有五百个痴人无聊地把金子装饰成华丽的模样。屋顶上,谁又增添了华丽的阁楼呢?石头自然而然地拥抱着深邃的白云。钟声穿透山谷,泉水随之回应,鬼神的力量支撑着天空,雨水在空中凝聚成阴云。这里没有繁华与衰败,没有开启与关闭,老和尚心中宁静如水,始终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
本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表达了道教和禅宗的思想,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的超脱。
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常常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石屋》创作于一个宁静的环境,诗人可能是在某个隐逸之地,面对自然的壮丽与人世的纷扰,产生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石屋》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引人入胜。诗的开头通过“云梁烟栋翠嵚崯”,描绘了一座被云雾环绕的石屋,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随后提到的“五百痴人谩饰金”,则以讽刺的口吻揭示了人们对物质的执着和追求,表现出对浮华的反思。诗中“屋顶谁增华阁重”提出了对外在装饰的质疑,强调了石屋的本质与内在的宁静。
接下来的“钟声透谷泉分响”,更是通过自然声响的描绘,展示出一种和谐的美感。诗人在这里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交融,透过“鬼力支空雨聚阴”,引发读者思考对宇宙力量的敬畏。最后几句“无废无兴无启闭,老僧不动一心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老和尚的内心如同宁静的湖水,不为外界的变化所动。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哲理的深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物质世界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心灵的安宁与自然的和谐。
《石屋》的作者是哪一位?
A. 李白
B. 杜甫
C. 董嗣杲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五百痴人”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物质的执着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生活的理解
D. 对历史的追思
诗中“老僧不动一心生”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动荡不安
B. 追求财富
C. 内心的宁静
D. 忧虑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