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3:39
刀坑石如刀,劳坑人马劳。
窈窕篁竹阴,是常主逋逃。
白狐跳梁去,豪猪森怒嘷。
云黄觉日瘦,木落知风饕。
轻轩息源口,饭羹煮溪毛。
山农惊长吏,出拜家骚骚。
借问淡食民,祖孙甘餔糟。
赖官得盐吃,正苦无钱刀。
这首诗描绘了刀坑的石头锋利如刀,劳苦的人和马都非常辛劳。在竹林的阴影下,常常可以看到逃避的身影。白狐从梁上跳走,豪猪则发出愤怒的叫声。云层变黄,似乎感到日头越来越瘦弱,树木凋落,知道风寒的来临。轻巧的车子停在水源口,饭和羹被煮得浓稠。山里的农人被长官吓到了,匆忙出门拜见,家里一片骚动。我问那些以淡食为生的百姓,祖孙们甘愿吃糟糠。依靠官府才能得到盐来吃,实在苦于没有钱来买刀。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居士,北宋时期著名词人、诗人。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于山水田园诗,语言清丽、意象丰富,其作品在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之时,反映了他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当时官府体制的不满。诗中描绘的艰苦环境和人们的困境,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民生的艰辛。
《劳坑入前城》是一首通过细腻描写展现农村生活困境的诗作。诗的开头用“刀坑石如刀”展现了道路的艰难与不易,紧接着的“劳坑人马劳”则进一步揭示了人们的辛苦劳作,暗示了生活的困苦。诗中通过“窈窕篁竹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的艰辛与挣扎。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的动物,如“白狐”和“豪猪”,不仅增加了自然的动感,也象征了人们在生存中所感受到的威胁与压力。诗中描绘的“云黄觉日瘦,木落知风饕”,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几句,作者通过对山农的描绘以及对淡食民的询问,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生活状态及对食物的渴求,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挣扎。“赖官得盐吃,正苦无钱刀”一语道出了百姓对官府的依赖与经济上的拮据,揭示了社会的现状与困扰。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致的描写,表现了黄庭坚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情感真挚而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的深切关怀与对不公社会的批判,反映了黄庭坚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刀坑”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艰难的道路
C. 人们的欢笑
D. 动物的栖息地
“白狐跳梁去”中,白狐象征着?
A. 努力工作
B. 逃避与狡猾
C. 温暖与安宁
D. 勇敢与坚韧
诗中提到的“赖官得盐吃”反映了什么?
A. 人们的富裕
B. 对官府的依赖与经济拮据
C. 自然的美丽
D. 家庭的温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