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迷神引》

时间: 2025-04-26 18:12:32

诗句

看月开帘惊飞雨,万叶战秋红苦。

霜飙雁落,绕沧波路。

一声声,催笳管,替人语。

银烛金炉夜,梦何处?

到此无聊地,旅魂阻。

眷想神京,缥缈非烟雾。

对旧河山,新歌舞。

好天良夕,怪轻换华年柱。

塞庭寒,江关暗,断钟鼓。

寂寞衰灯侧,空泪注。

苕苕云端隔,寄愁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12:32

原文展示:

迷神引
作者: 郑文焯 〔清代〕

看月开帘惊飞雨,万叶战秋红苦。霜飙雁落,绕沧波路。一声声,催笳管,替人语。银烛金炉夜,梦何处?到此无聊地,旅魂阻。眷想神京,缥缈非烟雾。对旧河山,新歌舞。好天良夕,怪轻换华年柱。塞庭寒,江关暗,断钟鼓。寂寞衰灯侧,空泪注。苕苕云端隔,寄愁去。

白话文翻译:

吟月开帘,雨点飞舞,万叶在秋风中交战,红苞苦涩。霜风骤起,雁阵低飞,盘旋在沧波之路。悠扬的笳声,一声声催促着,仿佛在替人表达心声。银烛映照夜晚,金炉散发幽香,梦境又在何方?在这里无聊地,旅人的灵魂被困。思念神京,恍若缥缈的烟雾。对着旧日河山,唱起新歌舞。美好的良辰美景,怎奈轻易换了华年。边塞庭院寒冷,江边关口昏暗,钟鼓声断绝。寂寞的衰灯旁,泪水空流。云端的苕苕,隔着远方,愁绪寄去。

注释:

  • 迷神引:词牌名,属于古代词牌之一,表达迷惘和思念之情。
  • 霜飙:霜冻的强风。
  • 笳管:古代乐器,笳是一种木管乐器,用于战场号令。
  • 银烛金炉:象征奢华的夜晚。
  • 旅魂阻:指在外漂泊的人难以回归的心情。
  • 神京:指的是古代的都城,这里特指北京。
  • 苕苕: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见称,常在词中表达对乡土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迷神引》创作于郑文焯漂泊于外、思乡之际,情绪复杂,抒发了对故土的眷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迷神引》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词作,表现了作者在秋冬之交,面对自然景象的感慨与内心的孤寂。开头“看月开帘惊飞雨”,以“月”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映衬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紧接着“万叶战秋红苦”,将秋天的景象与心情结合,表现出万物萧条的同时,心中却充满了苦闷。

“霜飙雁落,绕沧波路”,在描绘自然景象时,雁阵的低飞更是一种对故土的向往。接下来的“银烛金炉夜,梦何处?”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夜晚的奢华与梦境的迷离形成对比,暗示着内心的空虚与对理想的追求。最后,随着“寄愁去”的落幕,整首词在思念与孤独的情感中闭合,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看月开帘惊飞雨:月光透过窗帘,雨点因此而飞溅,描绘出一种清冷的夜晚气氛。
  2. 万叶战秋红苦:秋天的树叶在风中摇曳,红色的叶子显得格外苦涩,寓意着凋零与失落。
  3. 霜飙雁落,绕沧波路:霜冻的寒风中,雁阵低飞,似在寻找归途,表现出一种萧索的景象。
  4. 一声声,催笳管,替人语:笳声此起彼伏,仿佛在传达旅人的心声。
  5. 银烛金炉夜,梦何处?:奢华的夜晚,银烛和金炉构成了温暖的氛围,却又让人思索梦境的归属。
  6. 到此无聊地,旅魂阻:在这种无聊的境地中,旅人的灵魂无法得到安宁。
  7. 眷想神京,缥缈非烟雾:思念故乡,恍如梦境,缥缈不清。
  8. 对旧河山,新歌舞:面对过去的河山,心中却涌起新的歌舞。
  9. 好天良夕,怪轻换华年柱: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易逝的青春让人感慨。
  10. 塞庭寒,江关暗,断钟鼓:边塞的寒冷与江边的昏暗,钟鼓声已断绝,象征着孤独。
  11. 寂寞衰灯侧,空泪注:在衰弱的灯光旁,流下空虚的泪水。
  12. 苕苕云端隔,寄愁去:云雾缭绕,愁绪寄往远方,暗示着思念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飙”比喻寒冷的气候,营造了萧瑟的环境。
  • 拟人:如“催笳管”,把乐器赋予了情感,增强了氛围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银烛金炉”形成了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了一种孤独、萧瑟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思念。
  • 秋红:象征生命的凋零与无常。
  • :象征游子与归乡之情。
  • 银烛金炉:象征奢华与梦幻,反映内心的空虚。
  • :象征思念的缥缈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郑文焯
    • C) 李白
  2. 词中的“银烛金炉”主要象征什么?

    • A) 乡愁
    • B) 奢华与梦境
    • C) 孤独
  3. “霜飙雁落”中的“雁”象征什么?

    • A) 归乡之情
    • B) 失落
    • C) 友情

答案:

  1. B) 郑文焯
  2. B) 奢华与梦境
  3. A) 归乡之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郑文焯的《迷神引》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思念与孤独的情感,但前者更多地描绘了秋冬的萧索和对故乡的怀念,而后者则侧重于爱情的失落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却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郑文焯作品集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宫词四首 樗庵采荔 其二 病后访梅九绝 二月二十日再锁宿四绝 挽葛夫人二首 记杂画 □□□ 戏郑闽清灼艾 挽陈建昌 送大渊宰安溪七言三首 沁园春·吉梦维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尢字旁的字 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自信 立地成佛 包含炭的成语 嘀嘀咕咕 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包含岩的词语有哪些 涅伏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阳关道 拜把兄弟 齐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射生手 良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良的汉字大全 缀玉联珠 踽踽独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