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6:05
迷神引 秋雁
作者:苏穆 (清代)
一曲笙簧临碧树。
闲却了蝉无数。
当时应悔,送得春归去。
一声声,还疑被落花误。
怎唤得春回,迷旧路。
且复约春心,傍秋住。
弱柳侵帘,袅袅寻飞絮。
问画梁间,参差羽。
紫霄寒起,可传得侬幽素。
万种深情,凄凉调,不成诉。
曾共玉楼人,移雁柱。
弹遍十三弦,泪如雨。
在碧绿的树下,悠扬的笙声响起。
闲暇时分,蝉声已无数消散。
当初若是后悔,春天已然送走。
一声声的叹息,竟是被落花所误。
如何才能叫春天回归,迷失了旧日的路。
且再约定春心,依偎在秋天。
微弱的柳枝透过帘幕,轻轻寻觅飞舞的絮。
问那画梁之间,参差的鸟羽。
紫霄寒意渐生,能否传达我那幽怨的情素。
万种深情,凄凉的调子,无法诉说。
曾与楼中的人,一起移雁的柱子。
拨动十三弦,泪如雨下。
作者介绍:苏穆,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色和抒情为主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思念春天的情感,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迷神引 秋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春天的怀念。开头以“笙簧”引入,清雅的音韵与碧绿的树木交融,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提到“闲却了蝉无数”,不仅表现出夏季的消逝,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易逝。
在全诗中,诗人以“落花”为象征,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怎唤得春回,迷旧路”,展现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惋惜。接着描绘“弱柳侵帘”的景象,柳树的柔弱与飘逸,仿佛在呼应着诗人脆弱的情感。最后一句“泪如雨”则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失去的春天的悲哀,也是对深厚情感的无奈流露。
整首词以音乐的形式贯穿,极富韵律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情感与回忆的场景之中。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传达了对生命、时间和情感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往昔春天的怀念,以及对深厚而无法诉说的情感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A. 琵琶
B. 笙
C. 古筝
D. 二胡
“泪如雨”中“泪”主要表达的是:
A. 高兴
B. 惆怅
C. 愤怒
D. 羞愧
诗中“弱柳侵帘”描绘的意象主要给人什么感觉?
A. 坚韧
B. 脆弱
C. 大气
D. 热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