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9:03
冶客挥金贱同土。不买茂陵词赋。苔门辙断,那有人来故。雁关山,迢千里,怎归去。破苇摇凄月,蛩自语。冷被照寒篝,鬓如许。剩饭残羹,事事凭人主。便不相驱频遭侮。怕寻前梦,婿青楼宾朱户。到羸马埋,轻貂空,饿童苦。眼底奈何春,飘飘絮。病里奈何秋,潇潇雨。
风流的客人挥霍金钱,不屑于平凡的土地。他们不买茂陵的诗句与赋作。苔藓覆盖的门前车辙已断,那里再无人来访。雁关山遥不可及,千里之外,我该如何归去?破苇丛中,月光摇曳,虫鸣自语。冷被映照着寒篝,鬓发如许。剩下的饭菜与残羹,事事都要依靠他人来安排。即使如此,我也不愿被驱使,频频遭受侮辱。害怕追寻过去的梦,青楼的婿与朱门的宾。直到瘦弱的马被埋,轻薄的貂衣空空如也,饥饿的儿童在苦苦挣扎。眼底无奈春光如絮飘散,病中又奈何秋雨潇潇。
作者介绍: 姚燮,清代诗人,擅长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作品风格多样,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生的无奈与孤独。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境遇艰难的时期,诗人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迷神引 窘旅》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个人在世俗生活中遭遇的孤独与无奈。开篇即以“冶客挥金贱同土”引入,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追逐奢华、轻视平凡的现象,暗含对这种风气的批判。接着,诗人描绘了苔藓覆盖的门前无人来访的寂寞场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雁关山,迢千里,怎归去”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归乡之路的渴望与无能为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旅途的艰辛。接下来的描写中,破苇摇曳的月光与虫鸣交织,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意境。冷被照寒篝,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的追忆。最后,诗人引入了对失落与困顿的感慨,饥饿的儿童不仅是对社会底层的同情,也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揭示了社会的冷漠与人情的淡薄,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社会现状的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冶客”的含义是什么?
A. 风流的客人
B. 农民
C. 商人
D. 学者
“苔门辙断”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A. 繁华似锦
B. 冷落与孤独
C. 温暖与幸福
D. 兴旺与热闹
诗中提到的“羸马”象征了什么?
A. 财富
B. 贫困与困境
C. 努力拼搏
D. 美好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