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为增植花木以诗促之》

时间: 2025-04-29 13:20:24

诗句

连墙请谒敢辞频,凿壁开扉肯见亲。

闻说好花栽满县,杖藜早晚共寻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0:24

原文展示

连墙请谒敢辞频,凿壁开扉肯见亲。
闻说好花栽满县,杖藜早晚共寻春。

白话文翻译

我连墙请你来访,虽说频繁也不敢辞退。
听说这里的好花满县,手杖拄着早晚共寻春天的景色。

注释

  • 连墙:指相连的墙壁,形容两家相邻。
  • 请谒:请求拜访。
  • 敢辞:敢于拒绝,表示不敢。
  • 凿壁开扉:形容不惜代价打通壁垒,渴望见面。
  • 杖藜:拄着拐杖,形容年老或身体不便。
  • 寻春:寻找春天,享受春日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约1025年-1089年),字君谅,号稼轩,南宋诗人,擅长五言诗和绝句。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在通县圃的日子,表达了他希望增植花木、与友人共赏春光的愿望,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友好的场景,诗人通过“连墙请谒”传达了对友人的热切期盼,以及渴望与友人相聚的心情。诗中提到的“凿壁开扉”更是形象地体现了诗人为了见到朋友所愿意付出的努力,展现出一种执着与真诚的情感。同时,通过“闻说好花栽满县”,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希望在这个充满花香的季节里,能够与亲友一起享受春天的美景。

诗的最后一句“杖藜早晚共寻春”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暗示着诗人可能因年岁已高而身体不便。但仍然坚持追寻春天的美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这种对春天的期待,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也象征着对生活的希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连墙请谒敢辞频:诗人住在邻近的地方,频繁邀请朋友来访,但不敢轻言拒绝,这表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
    • 凿壁开扉肯见亲:即使需要开凿墙壁,他也愿意见到朋友,强调了见面的重要性。
    • 闻说好花栽满县:听说县里种满了美丽的花,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 杖藜早晚共寻春:虽然年岁已高,依然希望和朋友一起寻找春天的美好,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情比作春天的花木,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展现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代表着美好的事物。
  • 花木:体现出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杖藜: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 A. 频繁拜访
    • B. 凿壁开扉
    • C. 送礼物
  2. 诗中提到的“好花”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友情与生活的美好
    • C. 年龄
  3. 诗人想和朋友一起做什么?

    • A. 吃饭
    • B. 寻找春天的美好
    • C. 游山玩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但夹杂着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离别的伤感,与李弥逊的欢快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用韵答纸衾简云岩 累日脾疾自歌 福岩再过公安赠行 重庆阃治十咏·友石 久雨之余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二首 登妙高台 挽虞沧江提刑 其二 和褚肥丞韵二首 沁园春(甲辰寿王总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展望 走字旁的字 舍短录长 森挺 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割须换袍 咬耳朵 河同水密 麦字旁的字 云窗月帐 鬥字旁的字 剖竹 包含怙的成语 旦旦信誓 包含濡的成语 莺期燕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