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1:11
长檠当昼知无用,团扇经秋叹已陈。我独不才端有似,五年泽国又逢春。
在明亮的白昼里,长檠(指长形的遮阳物)知道是没有用的;经过一个秋天的团扇,叹息着已经显得陈旧。我独自一人,才学平庸,却又有些相似的感觉,五年在泽国(指水乡)又再次迎来了春天。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字子期,号贞斋,生平多隐居,尤以诗歌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有淡淡的忧伤和哲思,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李弥逊隐居生活的阶段,描绘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思考与感慨。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期待,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长檠与团扇的意象,展现了一种生活的平淡与无奈。诗人首先用“长檠当昼知无用”来表达对时光的感慨,长檠在白昼中显得无用,暗示了许多事情在明亮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团扇的“经秋叹已陈”则进一步突显了时间的无情,团扇在秋天的使用减少,象征着事物的衰败与过时。
接下来,诗人自谦“不才”,表达了自己对才华的自我怀疑。然而,尽管如此,他又在此时此刻感受到“又逢春”,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五年的时光让他在泽国中重新迎来了春天,象征着希望的复苏与新的开始。
整首诗在字句的简练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与对未来的希望。通过简单的生活意象,李弥逊传达出一种生活的哲学:虽然生活有时显得无奈与平淡,但仍旧要保持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人生的无常与希望。通过生活的简单细节,诗人传达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长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生活的无用
C. 时光的流逝
D. 个人的才华
诗中的“团扇”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欢乐
B. 感慨
C. 希望
D. 失落
诗人自谦“不才”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自豪
B. 谦虚
C. 失落
D.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