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偕镜寰公玉少甫稚甫大儿二儿饮八里庄酒家醉后登摩诃庵东南石楼题壁》

时间: 2025-05-02 12:12:11

诗句

大海西风烽火收,佳辰与客上僧楼。

残年屈指犹余几,行乐无时况觅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2:11

原文展示:

大海西风烽火收,佳辰与客上僧楼。
残年屈指犹余几,行乐无时况觅愁。

白话文翻译:

在西风吹拂下,烽火渐渐平息,
佳节佳日,我和朋友们一同登上了僧楼。
岁月已晚,指着剩余的时光,究竟还有多少呢?
享乐的时光无时无刻,何必再去寻找烦恼呢?

注释:

  • 大海:指的是广阔的海洋,这里象征着浩瀚无边的背景。
  • 西风:通常象征着秋天,带来丰收的气息。
  • 烽火:古代用以传递军事信息的火信号,这里指代战争。
  • 佳辰:美好的节日或时光。
  • 僧楼:寺庙中的楼阁,常用于修行或观景。
  • 残年:指的是剩余的年岁。
  • 屈指:用手指计算,形容时间之短。
  • 行乐:享受生活的乐趣。

典故解析:

“烽火”一词来源于古代战争时期,烽火台用于传递敌情,反映了历史的动荡。诗中提到的“佳辰”,通常指重阳节,诗人提到的场景可能是在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传统上人们会在这一天登高望远,饮酒作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宝廷,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怀见长,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重阳节的聚会,借助升高的僧楼,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重阳节的聚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乐趣的珍惜。开头以“大海西风烽火收”引入,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战争的结束,给人以宽广的视野和历史的厚重感。接着“佳辰与客上僧楼”,呈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诗人与朋友们在美好的日子里共聚一堂,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最后,诗人感叹“残年屈指犹余几”,不仅体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在欢愉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显现了人生态度的深邃与哲理。通过这首诗,诗人教我们珍惜当下,尽情享乐,而不必过于沉迷于烦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大海西风烽火收”:描绘了一个西风送爽、战争结束的宽广背景。
    2. “佳辰与客上僧楼”:描写了与友共聚的欢快场景,意境轻松。
    3. “残年屈指犹余几”:感慨时间的流逝,岁月不饶人。
    4. “行乐无时况觅愁”:提醒人们享受生活,不必再去寻找烦恼。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的手法,如“佳辰与客”和“行乐无时”,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递了珍惜时光、享受生活的主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意象分析:

  • 大海:象征着广阔的时间与空间。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轻盈与凉爽,也暗示着生命的流转。
  • 烽火:代表过去的动荡与不安。
  • 僧楼: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高远的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佳辰”是指什么节日? A. 春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中秋节

  2.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时光流逝的感慨? A. 僧楼
    B. 大海
    C. 残年
    D. 西风

答案

  1. C. 重阳节
  2. C. 残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宝廷的这首诗更为轻松和愉快,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家庭的思念和生活的忧虑。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相关书目:《清代诗人研究》、《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文章:关于重阳节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侍宴谢朏宅饯东归应诏诗 和刘中书仙诗 咏筝诗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十二 惟大梁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六 汉东流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四 道亡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二 江南弄四首 其三 阳春曲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八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一 俊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振民育德 讹未 王侯将相 物镜 迤靡 不咎既往 惋结 西山日薄 牛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包含江的成语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优游少断 瓜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包含甫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