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02
大涤洞留题
武皇御宇好神仙,
帝遣初开此洞天。
山转九回藏紫府,
涧萦百折走寒泉。
栖真飞鼠当日,
大涤神龙似昔年。
解与名山传不朽,
只今惟有大苏篇。
这首诗描绘了大涤洞的神奇与壮丽,开篇提到武皇时代崇尚神仙,帝王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法,开辟了这个洞天。山峦绵延,九曲回肠,紫府(仙人居所)隐匿其中,清澈的涧水蜿蜒曲折,流淌着寒冷的泉水。诗人感叹昔日栖息于此的飞鼠和大涤神龙,依旧像往昔那样神秘。最后,诗人表示,名山大川的美名将会流传千古,唯有苏轼的作品如今传颂不衰。
作者介绍:吕午,宋代诗人,活跃于北宋时期,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吕午游览大涤洞时,受到洞中景色的启发,结合当时对道教的崇尚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写下这首诗。
《大涤洞留题》是一首充满道教色彩与自然美的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神秘事物的探索。诗中开头提到“武皇御宇好神仙”,直接引入了历史背景,展现了古人对神仙的崇拜及其对长生的向往。接着,通过描绘大涤洞的奇妙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卷之中,感受那种宁静和神秘。
诗中丰富的意象,诸如“九回藏紫府”和“百折走寒泉”,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与变化,使人感受到大涤洞的独特魅力。而“栖真飞鼠当日,大涤神龙似昔年”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恒久的神秘,虽有变化但依然保留着古老的灵气。
结尾提到“大苏篇”,则是对苏轼的作品的赞美,表明即使岁月更迭,唯有真正的艺术与自然的灵性能够长存。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自然之美,又有历史之思,充分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文人作品流传久远的感慨,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武皇”指哪位历史人物?
“紫府”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结尾提到的“大苏篇”是指谁的作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