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7:06
昨发白鹭洲,今过白鹤溪。
溪流几回转,只在晋陵西。
月出女犹浣,云深猿自啼。
茅峰虽咫尺,无计蹑丹梯。
昨天下船于白鹭洲,今天经过白鹤溪。
溪水曲折流转,实际上就在晋陵的西边。
月亮升起时,女子仍在洗衣,云雾弥漫时,猿猴在深处啼叫。
虽然茅峰近在咫尺,却无计登上那通往仙境的阶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启(1487年-1535年),字汝舟,号曦园,江苏常熟人,明代著名诗人。高启以词风清新、意象生动著称,与其好友冯梦龙、陆游等人齐名。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启游历途中,表现了他在旅行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过白鹤溪》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理想的向往。诗的开头以“昨发白鹭洲,今过白鹤溪”引入,简洁而自然,展现了诗人行旅的轻松与愉悦。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溪流几回转,只在晋陵西”的描绘,生动展现了溪水蜿蜒曲折的美丽景观,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
随着月亮的升起,“月出女犹浣,云深猿自啼”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女子洗衣的情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而猿猴的啼叫则渲染出了一种孤独与思索的情感。最后一句“茅峰虽咫尺,无计蹑丹梯”表达了诗人面临人生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感,尽管理想的境地近在咫尺,却无从攀登,愁苦之情跃然纸上。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致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高启独特的诗风和深邃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与现实间矛盾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个地名是哪些?
诗中“月出女犹浣”中的“女”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丹梯”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启与王维的诗风相似,都善于描绘自然景致,表达隐逸思想。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自然美,但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思,而高启的《过白鹤溪》则更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两位诗人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比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