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3:27
牛羊下夕阳,薄暝散层麓。
一叟荷樵归,蹋烟入茅屋。
渔舟争渡喧,夜气沈溪曲。
孤云扶月来,窥我隔修竹。
篷窗筛碎影,斜映一篇读。
万籁寂无声,江水澹凉绿。
寥寥玄化间,生意幽然足。
牛羊在夕阳下归来,薄暮的雾气散布在山麓。
一位老翁挑着柴火归来,踏着烟雾走进茅屋。
渔舟争先恐后地渡过,夜晚的气息融入溪水的曲折。
孤独的云朵伴着明月而来,偷偷地窥视我隔着修竹。
篷窗外的光影被筛成碎片,斜斜地映在我正在阅读的书页上。
万籁俱寂,四周无声,江水显得淡淡的凉绿。
在这寥寥的玄妙变化中,生命的气息幽幽而足。
作者介绍:黄兆麟,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舟中,描绘了在夕阳和夜气的交替下,周围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美好。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和对静谧时刻的珍惜。
《舟中杂诗 其一》展现了黄兆麟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全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黄昏景象,牛羊归来,晚霞映照,老翁挑柴,渔舟喧闹,形成了一幅温馨而又动人的乡村画面。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将夕阳下的宁静与生活的气息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的开篇“牛羊下夕阳,薄暝散层麓”,以“牛羊”与“夕阳”开篇,呈现出一种恬静的田园风光,薄暮时分的雾气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柔和。接着,“一叟荷樵归,蹋烟入茅屋”,通过一位老人的形象,表现出人们在自然中辛勤劳作的身影,诗人巧妙地用“蹋烟”传达出生活的气息和柴火的温暖。
“渔舟争渡喧,夜气沈溪曲”,诗人通过渔舟的描写,赋予这一场景生动的声音,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孤云与明月的意象则是诗歌意境的升华,增添了几分浪漫与哲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万籁寂无声,江水澹凉绿”,通过静谧的夜晚与江水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平和与宁静的心境。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夕阳”代表什么?
A. 结束的象征
B. 开始的象征
C. 烦恼的象征
D. 喜悦的象征
“一叟荷樵归”中的“荷樵”是什么意思?
A. 挑着柴火
B. 砍柴的人
C. 归家的鱼
D. 渔船
诗歌中表现宁静的意象有哪些?
A. 牛羊
B. 渔舟
C. 江水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