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诸葛武侯铜蒺藜歌》

时间: 2025-04-26 07:24:32

诗句

罡风卷空云四垂,扁舟驾浪帆不倚。

篷窗开笥光陆离,云看武侯铜蒺藜。

芒耀四射形模奇,苔斑变作鳞之而。

古如宝采腾鼎彝,峭如圭角森岐嶷。

锐如颖脱囊中锥,晃如霜锷生戟枝。

是真神物何崛崎,当年武功屯虎貔。

风云八阵开鱼丽,连濠密布如棘茨。

贼骑却顾奔且驰,定军山畔愁云迷。

五丈原头星陨辉,金刀祚尽哲人萎。

此物光芒长不隳,邺宫铜雀久尘泥。

此物雷霆为护持,木牛流马千秋遗。

奇筹转饷咸仰追,岂知当日雄军威。

杈丫满营助险巇,即今入手含霜晖。

英风飒飒砭人肌,眼中如见千熊罴。

戈矛森列扬灵旗,昔读我乡陶园诗。

汉中通守曾得之,毛君何缘憩神祠。

沙场寸铁行囊携,舟中濡笔不敢题,满江白浪腾蛟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32

原文展示

诸葛武侯铜蒺藜歌
作者: 黄兆麟

罡风卷空云四垂,扁舟驾浪帆不倚。
篷窗开笥光陆离,云看武侯铜蒺藜。
芒耀四射形模奇,苔斑变作鳞之而。
古如宝采腾鼎彝,峭如圭角森岐嶷。
锐如颖脱囊中锥,晃如霜锷生戟枝。
是真神物何崛崎,当年武功屯虎貔。
风云八阵开鱼丽,连濠密布如棘茨。
贼骑却顾奔且驰,定军山畔愁云迷。
五丈原头星陨辉,金刀祚尽哲人萎。
此物光芒长不隳,邺宫铜雀久尘泥。
此物雷霆为护持,木牛流马千秋遗。
奇筹转饷咸仰追,岂知当日雄军威。
杈丫满营助险巇,即今入手含霜晖。
英风飒飒砭人肌,眼中如见千熊罴。
戈矛森列扬灵旗,昔读我乡陶园诗。
汉中通守曾得之,毛君何缘憩神祠。
沙场寸铁行囊携,舟中濡笔不敢题,
满江白浪腾蛟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诸葛亮的铜蒺藜兵器,开头描绘了狂风卷起四周的云朵,扁舟在激浪中行驶,帆不依靠任何东西,篷窗打开,阳光照射进来,映照出铜蒺藜的光辉。铜蒺藜形状奇特,光芒四射,像宝物一样古老而华丽,尖锐得像从囊中飞出的锥子,晃动得如霜刀上的戟枝。诗人感叹这神物的崛起,回忆起当年武侯的英雄事迹。接着描绘了八阵图的风云变幻,敌骑奔逃,定军山上愁云密布。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历史的变迁,诸葛亮的遗物光芒依旧,铜雀台在尘埃中不曾消逝,木牛流马的传说流传千秋。最后,诗人感慨当年雄军的威风,尽管如今只在诗中重温,心中仍感受到那股英气。

注释

  • 罡风:猛烈的风。
  • 扁舟:小船。
  • 帆不倚:帆没有依靠,表示自由。
  • 铜蒺藜:一种古代兵器。
  • 芒耀四射:光芒四射。
  • 峭如圭角:形状尖锐如圭角。
  • 虎貔:形容猛兽,代指强大的军事力量。
  • 风云八阵:指诸葛亮的八阵图,展示了他的军事智慧。
  • 金刀:象征武器和权力。
  • 木牛流马:传说中的兵器,象征智慧和创新。

典故解析

  •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 铜雀台:指曹操在邺城修建的铜雀台,象征着权力的象征。
  • 八阵图:诸葛亮创造的军事阵法,代表其高超的军事才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兆麟,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多以历史和英雄人物为题材,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崇敬与怀念,表达了对古代军事智慧的向往。

诗歌鉴赏

《诸葛武侯铜蒺藜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英雄气概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铜蒺藜的描绘,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了风云变幻的历史场景,展现出诸葛亮的智慧与勇气。开头的“罡风卷空云四垂”,生动地描绘出一种激烈而壮观的气氛,突显了诗人心中对诸葛亮的崇高敬意。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细腻的比喻,将铜蒺藜的形态和光辉展现得淋漓尽致,突显了其独特的军事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中不仅仅是对物品的赞美,更是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回顾,尤其在“当年武功屯虎貔”一句中,诗人以“虎貔”象征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表达出对他功绩的怀念。后文提到的“风云八阵开鱼丽”,更是将诸葛亮的八阵图与风云变幻相结合,展现出他高超的战略眼光。

整首诗的情感贯穿始终,既有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时光流逝、英雄难再的惆怅。这种情感的深度使得《诸葛武侯铜蒺藜歌》不仅是一首描写兵器的诗歌,更是对历史与人性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罡风卷空云四垂:狂风卷起四周的云朵,气势磅礴。
  2. 扁舟驾浪帆不倚:小船在波浪中行驶,帆自由飘扬。
  3. 篷窗开笥光陆离:篷窗打开,阳光透过,光影斑驳。
  4. 云看武侯铜蒺藜:仰望天空,想起武侯的铜蒺藜。
  5. 芒耀四射形模奇:铜蒺藜的光芒四射,形状奇特。
  6. 苔斑变作鳞之而:苔藓斑驳,仿佛变作鱼鳞。
  7. 古如宝采腾鼎彝:古老而华丽,宛如宝物。
  8. 峭如圭角森岐嶷:形状尖锐如圭角,挺拔而雄伟。
  9. 锐如颖脱囊中锥:锋利如从囊中脱出的锥子。
  10. 晃如霜锷生戟枝:晃动如霜刀上的戟枝。
  11. 是真神物何崛崎:这神物何以如此崛起与奇特。
  12. 当年武功屯虎貔:回想当年武侯的军事才能。
  13. 风云八阵开鱼丽:八阵图如风云般变化多端。
  14. 连濠密布如棘茨:护城河密布,像荆棘一般。
  15. 贼骑却顾奔且驰:敌骑奔逃,顾不得回头。
  16. 定军山畔愁云迷:定军山上,愁云密布。
  17. 五丈原头星陨辉:五丈原上,星光陨落。
  18. 金刀祚尽哲人萎:金刀的光辉消逝,如今哲人萎缩。
  19. 此物光芒长不隳:这铜蒺藜的光芒永不消逝。
  20. 邺宫铜雀久尘泥:铜雀台在历史的尘埃中依然屹立。
  21. 此物雷霆为护持:这物品如雷霆般被守护。
  22. 木牛流马千秋遗:木牛流马的故事流传千古。
  23. 奇筹转饷咸仰追:奇谋传递,大家都仰慕追随。
  24. 岂知当日雄军威:怎能忘记当年的雄武威风。
  25. 杈丫满营助险巇:营中满是杈丫,助险的情景。
  26. 即今入手含霜晖:如今再次触摸,似乎含着霜的光辉。
  27. 英风飒飒砭人肌:英风阵阵,让人感到肌肤的寒意。
  28. 眼中如见千熊罴:眼前仿佛看到千头猛兽。
  29. 戈矛森列扬灵旗:戈矛齐列,扬起灵动的旗帜。
  30. 昔读我乡陶园诗:回忆起曾在家乡读过的陶渊明的诗。
  31. 汉中通守曾得之:汉中通守曾得到过铜蒺藜。
  32. 毛君何缘憩神祠:毛君为何要在神祠中休息。
  33. 沙场寸铁行囊携:沙场上带着寸铁,随身携带。
  34. 舟中濡笔不敢题:在舟中湿笔,不敢写下感慨。
  35. 满江白浪腾蛟螭:江面上白浪翻腾,像蛟龙一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铜蒺藜比作“宝采”,形象生动。
  • 拟人:风云如同有生命般变化。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如“锐如颖脱囊中锥,晃如霜锷生戟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诸葛亮铜蒺藜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智慧与勇气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军事智慧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铜蒺藜:象征着智慧与军事力量。
  • 风云:象征变化与不确定的局势。
  • 虎貔:象征勇猛与强大。
  • 金刀:象征权力与辉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铜蒺藜”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智慧与军事力量
    • C. 爱情
    • D. 自然
  2. 填空题:诗的开头描绘了____卷起四周的云朵。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诸葛亮历史功绩的怀念。 (对/错)

答案

  1. B. 智慧与军事力量
  2. 罡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前出師表》:诸葛亮的名篇,展现其智慧与忠诚。
  • 《出师表》:同样体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与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赤壁赋》 vs 《诸葛武侯铜蒺藜歌》
    • 两者均描绘历史场景,表达对英雄的敬仰,但《赤壁赋》更侧重于气势与豪情,而《铜蒺藜歌》则更注重细腻的物象描写与深刻的历史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文大辞典》
  • 《古代兵器与军事》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诸葛武侯铜蒺藜歌》的艺术魅力与历史价值。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其十 答黄致斋论学 水调歌头 题何纤影夫人山水纨扇 水调歌头·昭代数人物 水调歌头 梦天 水调歌头 山中月色甚佳,与瞿禅徘徊松影间久之,走笔为词,邀瞿禅和,兼戏江冷 水调歌头 洞庭秋月 水调歌头 闲写 水调歌头 史馆夜直 水调歌头 戊申季秋月十有九日,赏芙蓉於汝 水调歌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色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風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我侬 宝盖头的字 漏瓮沃焦釜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幺字旁的字 唯所欲为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田神 外声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以战去战 面缚舆榇 非泛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包含吓的词语有哪些 科头袒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