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苏子由》

时间: 2025-05-01 12:47:23

诗句

春去春来冬复冬,几思虚论未缘逢。

歙溪道赏兄遗迹,勿少龙泓一老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47:23

原文展示:

春去春来冬复冬,几思虚论未缘逢。
歙溪道赏兄遗迹,勿少龙泓一老龙。

白话文翻译:

春天去,春天来,冬天又回到冬天,几次思考虚无的讨论却未曾相逢。
在歙溪的路上欣赏兄长的遗迹,千万不要少了那条一老龙的龙泓。

注释:

  • 春去春来:春天离去,春天再来,形容时间的流转。
  • 几思虚论:几次思考那些空谈的事情。
  • 缘逢:相逢、相遇。
  • 歙溪:指歙县的溪流,这里指一个具体的地点。
  • 兄遗迹:兄长的遗留之处,可能是指兄长的诗文、足迹等。
  • 龙泓:龙的水潭,可能暗指一种灵动或深邃的水体。

典故解析:

  • 苏子由:指的是苏轼的弟弟苏辙,二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作品中常探讨人生、自然等主题,兄弟之间的情谊深厚。
  • 老龙:可能指的是一种传说中的生物,象征长久的生命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元净,宋代高僧,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佛教哲理,兼具文人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冬交替之际,作者借古人之思,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并借兄长的遗迹勾起对往事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去春来的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索与无奈。开篇的“春去春来冬复冬”,简洁地描绘了自然的循环,仿佛在暗示人生的无常与虚幻。接着提到“几思虚论未缘逢”,则更进一步,暗示人们在生命的旅途中,常常沉浸于无意义的讨论和思索,而真正的相逢与理解却难以实现。这种情绪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后两句提到“歙溪道赏兄遗迹”,则将视角转向了对已逝亲人的追忆,体现了对兄长的深切怀念。这里的“勿少龙泓一老龙”同样富有哲理,可能在劝诫自己在追忆中也要保持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也有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充分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春去春来冬复冬:时间的轮回,春夏秋冬不断交替。
    2. 几思虚论未缘逢:人在这轮回中,反复思考那些空洞的论述,却未能真正相遇。
    3. 歙溪道赏兄遗迹:在歙溪这条路上,怀念兄长的旧迹。
    4. 勿少龙泓一老龙:希望在追忆中,不要忘记那条象征的龙。
  •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的轮回与人类的思索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象征:龙泓象征着智慧和生命的延续,赋予情感更深层的意义。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同时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追忆与珍视,传递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春去春来:象征着生命与时间的流转。
  • 虚论:隐喻人们对生活的空洞追求。
  • 兄遗迹:象征着记忆与情感的延续。
  • 老龙:象征智慧与长久的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春去春来冬复冬”,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变化的观察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兄弟情谊的描绘

  2. “勿少龙泓一老龙”中的“龙”象征什么? A. 力量与勇气
    B. 智慧与生命
    C. 财富与权力

  3. 诗中“几思虚论未缘逢”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无奈
    B. 幸福与满足
    C. 期待与希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释元净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探讨了时间与人生的主题,但前者更多侧重于个体的思考与追忆,后者则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寂上人院联句 北禅院避暑联句 奉和鲁望寒日古人名一绝 奉和鲁望叠韵吴宫词二首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声 奉酬鲁望夏日四声四首。平声 奉和鲁望齐梁怨别次韵 润卿遗青z3饭兼之一绝,聊用答谢 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褚家林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年无月 田婆罗 生字旁的字 七首八脚 片光零羽 择配 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矫矫不群 心师 沙鹘 馬字旁的字 骆驿不絶 包含郎的成语 萤窗雪案 辛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