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4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46:57
沁园春 其三 拟送王司马北征
作者: 夏言 〔明代〕
紫殿宣麻,彤墀赐宴,仗钺专征。
看白日辞天,玄冬出塞,金戈寒映,宝剑雄鸣。
雪满居庸,山横碣石,北去龙沙几日程。
据鞍处,正旌旗蔽野,鼓角连营。
丈夫有志功名。好戡乱扶危定太平。
况圣主恩深,清时望重,试凭全策,早下坚城。
王浚平吴,裴公破蔡,勋业真堪带砺盟。
登坛处,愿指麾诸将,一战功成。
在紫色的殿堂中,宣告战事,红色的台阶上举行宴会,准备出征。
看那白日告别天空,寒冷的冬天出塞,金戈映照着寒光,宝剑发出雄壮的鸣响。
居庸关被雪覆盖,山峦横亘如石碑,北上的龙沙路途需几日。
在马鞍上驻足,正好看到旌旗蔽日,鼓角声声连绵。
壮志凌云的男子,心中向往功名,愿意戡乱扶危,保卫太平。
更何况圣主的恩情深厚,清明之时声望高远,试着凭借全盘策划,早早攻下坚固的城池。
王浚平定吴地,裴公打败蔡国,立下的功业真值得铭刻。
在登坛之处,希望能指挥将士,一战成名。
夏言(1482-1548),字廷璲,号白石,明代政治家、诗人。他以直言而闻名,曾任内阁首辅,主张治国平天下,重视军事与经济,作品多表现国家大事与个人志向。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之时,诗人借助对王司马北征的送别,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将士的期待。
《沁园春 其三 拟送王司马北征》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作。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北征的壮丽场景,传达出对将士的期望与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开篇以“紫殿宣麻”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朝廷的气氛,紧接着描绘出白日告别与金戈寒映的壮阔景象,展现出出征的庄严与紧迫感。诗中反复提到的“丈夫有志功名”,凸显了士人的责任感和追求,暗示着诗人自己也怀有如是的抱负。
诗中不仅有对当前局势的感慨,也有对历史英雄的崇敬,提到“王浚平吴,裴公破蔡”,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今将士的激励。最后,诗人以“愿指麾诸将,一战功成”结束,呼应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将士的信任。整体上,这首诗以豪放的气质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责任感。
全诗以北征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将士的期望,同时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与报国意愿。诗中强调了士人的责任感和对功名的渴望,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紫殿”指的是哪里?
A. 皇宫
B. 将军府
C. 村庄
D. 学校
“金戈寒映”中“金戈”的意思是?
A. 武器
B. 战斗
C. 胜利
D. 失败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曹操
B. 王浚
C. 吕布
D. 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