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2:35
沁园春·余少之时
作者: 刘克庄
余少之时,赋如仲宣,檄如孔璋。也曾观万舞,铺陈商颂,曾闻九奏,制作尧章。抖擞空囊,存留谏笏,犹带虚皇案畔香。今归矣,省听鸡骑马,趁早朝忙。榻前密启明扬。宰物者方持玉尺量。元未尝弃汝,自云耄及,无宁寿我,或者天将。富有图书,贫无钗泽,不似安昌列后堂。新腔好,任伊川看见,非亵穹苍。
在我年轻的时候,赋诗如同王粲,檄文如同孔融。我曾观赏过盛大的舞蹈,吟咏过《商颂》,也曾听过九种乐曲,创作过《尧章》。我抖擞着空空的囊袋,保留着谏言的权杖,依然带着虚皇案旁的香气。如今我回来了,听着鸡鸣马嘶,正赶上朝政繁忙。榻前秘密启示了明扬,治理万物的者正在用玉尺量度。元未曾抛弃我,自称年老,但我并不安宁,或许上天将要降临。富有的有书可读,贫穷的却无钗饰可佩,不像安昌的后堂那样富丽堂皇。新腔美好,任由伊川看见,并非对苍天的亵渎。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石湖,宋代诗人,生于北宋,后仕于南宋。他的诗风多受李白、杜甫影响,擅长豪放之词,且常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刘克庄在诗中回忆年轻时代的才华与成就,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与个人的心境变化。
这首《沁园春·余少之时》融合了个人的成长与时代的变迁,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辉煌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提到的王粲与孔融,象征着文人应有的才华与责任,而“抖擞空囊”更是表现了诗人即使面临困境,依然保持理想与信念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到怅惘与无奈,尤其在对比“富有图书,贫无钗泽”时,突显出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追求,反映出社会不平等的现实。结尾处提到的新腔,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向往,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个人经历为线索,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探讨了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动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年轻时的作品风格是?
A. 行书
B. 赋如仲宣
C. 诗如李白
“抖擞空囊”意指什么?
A. 身无所获,但心怀理想
B. 生活富足
C. 忘记过去
诗中提到的“玉尺”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公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