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15
《六月初七夜与岭南族中长少二十二人乘月泛西湖示诸同游》 ——陈亮
落日动高兴,轻舟过碧浔。
方欣齐桡乐,复惜群山阴。
时爱波上月,清光犹未沉。
乍离洲渚浅,稍入蒲荷深。
花香袭人衣,水风凉我襟。
杯行吸素彩,曲度飘清音。
繁华不可再,新赏良在今。
落日的余辉让人感到愉悦,轻舟划过碧绿的湖水。
大家一起愉快地划桨,然而又对群山的阴影感到惋惜。
此时正是欣赏水面上明月的时候,清辉依然未曾消散。
刚刚离开浅滩,稍稍驶入荷花丛中。
花香袭来,缠绕在衣服上,水风轻轻拂过我的襟袖。
举杯品味那清淡的色彩,乐曲在水面上飘荡。
繁华的时光不可重现,而今天的享受才是最美妙的。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描绘的场景和情感有着浓厚的文学传统。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诗中提到的“波上月”与“花香袭人”都可以联想到唐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欣赏。
陈亮(约1240-1320),字士杰,号东皋,元代诗人、词人,致力于诗词创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常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诗作于夏季的西湖,正值月明之夜,诗人与岭南族中的二十二人同游,借此机会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西湖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使得诗人在游玩时感受到心灵的愉悦。
这首诗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西湖的美丽夜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们在月光下泛舟的悠闲与乐趣。开篇便以“落日动高兴”引入,营造出一种愉悦氛围,紧接着的“轻舟过碧浔”则进一步渲染了湖水的碧绿与宁静。诗中“方欣齐桡乐,复惜群山阴”的描写,表现了对当前欢乐的珍惜,也隐含着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随着诗的推进,“时爱波上月,清光犹未沉”展现出月光的柔和与美丽,诗人对景色的热爱跃然纸上。而“乍离洲渚浅,稍入蒲荷深”则表现出了轻舟在水中游弋的情景,荷花与水面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悠然的意境。接下来的“花香袭人衣,水风凉我襟”,更是通过嗅觉与触觉增强了诗歌的感官体验,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幅美丽的画卷中。
最后的“繁华不可再,新赏良在今”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友谊的珍重。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夜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人的情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诗中“轻舟过碧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轻舟与清水的和谐
B. 船只在风浪中颠簸
C. 碧水波澜壮阔
D. 舟行于暴风雨中
“繁华不可再,新赏良在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珍惜当下的美好
D. 对生活的无奈
这些参考书目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背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陈亮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