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0:40
仁以生为道,岂不在子孙。
贤愚固难必,厥初同一原。
无根不能生,有作斯可述。
罔极垂统心,非禽岂无识。
以仁德作为生活的原则,难道不是为了子孙后代吗?
智者与愚者的差别并不一定是绝对的,他们的根源本是一致的。
没有根基就无法生长,能够产生的事物才值得记述。
心志无边无际,难道鸟禽就没有智慧吗?
诗中提到的“仁以生为道”反映了儒家思想,强调仁德对于人生的指导作用。古代文人常将智慧与愚笨视作人类的普遍特质,这里表达了对人性起源的思考。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人文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注重内心的道德修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道德伦理的关注与反思时期,诗人试图通过对仁德和人性的探讨,表达对子孙后代的寄托与期望。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仁德与人性的关系。首句“仁以生为道,岂不在子孙”直接引入主题,强调仁德不仅是个人生活的原则,更是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接下来,诗人指出“贤愚固难必”,这是对人性复杂性的认知,表明智慧与愚笨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源自同一个人性根基。这种思想不仅显示了诗人的哲学深度,也反映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
“无根不能生”的警句,提醒人们重视根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道德与文化的传承中。最后一句“非禽岂无识”,则用鸟禽的智慧来比喻人类的潜力,表达了对人性的信任与希望。整首诗在朴素的语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既有对传统道德的坚守,又有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仁”主要指什么?
A) 财富
B) 道德品质
C) 智慧
“贤愚固难必”强调了什么?
A) 智慧与愚笨的绝对性
B) 智慧与愚笨的相对性
C) 人类的愚蠢
最后一句中提到的“禽”指的是什么?
A) 只是一种动物
B) 象征人类的潜能
C) 无关紧要的事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