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2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29:43
劈碎崤潼坼太行,
才通腥鲍到咸阳。
地后山灵思报德,
故教蒙毅去輼輬。
这首诗描写了蒙恬的壮丽业绩。他劈开了崤山和潼关,使太行山的阻碍消失,才使得腥鲍的美味能顺利到达咸阳。地灵山神感念他的德行,因此教导蒙毅去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
这首诗提到的蒙恬是秦朝著名的将领,他因勇猛和智谋被后世称颂。诗中提到的“劈碎崤潼”指的是他在征讨匈奴的过程中,开辟道路、打通交通,使得物资能够顺利运送到咸阳,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风以豪放与清新著称,擅长写景抒情,常以历史人物为题材,表现其英勇和智慧。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向外扩张与文化复兴的时期。陈普通过咏史的方式,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历史人物蒙恬的宏伟业绩。诗的开头“劈碎崤潼坼太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蒙恬平定敌人的壮丽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提到“才通腥鲍到咸阳”,不仅表现出他的军事才能,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国家物资供应的重要性。他的行动不仅是为了打仗,更是为了保证人民的生活。
诗的最后两句“地后山灵思报德,故教蒙毅去輼輬”,则提升了整首诗的精神高度,表现出大自然对于英雄的赞美与祝福。山灵的“报德”表达了对蒙恬功绩的认可,彰显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国家的深情厚谊,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赞美历史英雄蒙恬,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敬仰,体现了英雄主义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咏史上·蒙恬》中的“腥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兽类
B. 一种植物
C. 一种海鲜
D. 一种武器
蒙恬在诗中被称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政治才能
B. 军事才能
C. 文学才华
D. 商业头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