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9:04
感时二首
作者: 陈著 〔宋代〕
国事如今到底输,
九天难叩哭穷途。
精忠无一郭中令,
异志居多刘寄奴。
经哨地空如大漠,
逃生山险甚飞狐。
回头钟鼎王侯宅,
今是谁人便豢刍。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现状的深刻忧虑和失望。他感慨国家的局势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令人悲伤。尽管忠诚的士人如郭子仪般无人问津,却有很多心怀异志之人如刘寄奴(即刘备)在其中。诗中提到的边防空旷如同大漠,生存的环境险恶如同飞狐在山上逃生。最后,回望那些曾经显赫的王侯之家,如今又是谁在为他们提供草料呢?
陈著,宋代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现状,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这首诗创作于国家动荡时期,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忠臣不被重用的无奈。
《感时二首》通过对历史人物郭子仪和刘备的提及,展示了忠诚与背叛的对比,反映了时代的悲剧。诗的开篇直接指出国事的失败,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无力感。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揭示出忠诚的士人无人问津,而心怀异志之人却在其中游刃有余,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描绘边境的荒凉和生存的艰辛时,诗人用“大漠”和“飞狐”的意象,强化了生存环境的危险和绝望。最后一句“今是谁人便豢刍”,则通过对王侯之家曾经的辉煌与现状的反衬,表达了国家衰败后的无奈与失落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现状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忠诚的不被重视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揭示了历史的悲剧和个人的无奈。
“国事如今到底输”中的“输”指的是?
“精忠无一郭中令”中提到的郭中令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大漠”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