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2:35
又次韵帅初诸前七首
作者:陈著 〔宋代〕
世机毒甚含沙蜮,
民命危于减水鱼。
幸有柴门自深闭,
不妨窗下蠹残书。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阴暗与不安。诗人感叹世道险恶,像是藏有毒蛇的沙子一样,民众的生命如同缺水而死的鱼。幸而我有一扇柴门可以紧闭,使自己免于外界的骚扰,虽说窗下的书籍已被虫蛀,但仍不至于被世事所扰。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某一典故,但“减水鱼”一词引发对古代文学中生命脆弱的联想。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水来比喻生命的源泉,缺水则象征着死亡的威胁。
作者介绍:陈著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风多以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受为主。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出对生活的深思。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社会动荡和民生困苦之际,诗人通过个人的隐居状态表达对世事的反思和对知识的珍视。
这首诗透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感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忧虑。开头的“世机毒甚含沙蜮”,借用自然界的隐喻,表达了社会的险恶与不安。诗人以“民命危于减水鱼”来形象地描绘人民的苦难,生动而具象,令人心生怜悯。接着,诗人转而表露出自我保护的心态,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执着。诗的结尾“窗下蠹残书”既是对世事的无奈,也是对知识流失的惋惜。整首诗在压抑与宁静之间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对外在世界的批判,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坚守与对文化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知识与内心宁静的珍视,反映出在动荡的时代中,个人如何寻求避难与安宁。
诗词测试:
“世机毒甚含沙蜮”中的“沙蜮”指什么?
诗中“民命危于减水鱼”表达了什么情感?
“柴门自深闭”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陈著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虽然两者都反映了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但陈著更加强调了个人的隐居与自我保护,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