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2:43
四月朔日乡饮于邑董氏之依绿亭口占
—— 陈著 〔宋代〕
道义为乡自不同,
肯随流俗唾衰翁。
高谈惊散洗红雨,
清饮唤回依绿风。
直欲鸢鱼相上下,
那知乌兔有西东。
得閒不乐真堪笑,
金谷平泉总是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乡土情义的看法,认为道义在乡里是各有不同的,怎能随波逐流,去唾弃那些衰老的长辈呢?高谈阔论中,惊动了洗净红色雨水的景象;清酒饮尽,呼唤归来的绿风。想要在高空飞翔,像鹤和鱼那样自由,然而不知道乌兔之间却有南北之分。闲暇时光不快乐,真是值得一笑;金谷和清泉的美好,最终也都是虚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见长,常描绘乡土人情与自然风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四月的乡饮聚会,作者借此机会表达对流行风俗的反思,以及对乡土道义的坚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乡饮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义与流俗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便设立了主题,强调乡土道义的独特性,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表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接下来的意象如“高谈”、“清饮”则展现了饮酒时的欢愉与思考,诗人试图借酒消愁,却又停不下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在后半部分,诗人运用“鸢鱼”和“乌兔”这两组意象,寓意自由和束缚的对比,体现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最后两句则是对享乐生活的嘲讽,表达了即使是在闲暇时光,内心依旧感到空虚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乡土道义与流行风俗的矛盾,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坚守与对现代生活空虚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反映出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道义为乡自不同”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鸢鱼”象征什么?
“金谷平泉”在诗中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陈著的诗更注重对乡土道义的探讨,而杜甫则更侧重于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两者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角度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