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9:51
冥濛初辟无人伦,闻有盘古明君臣。
又云人生必有祖,约略尊之号盘古。
年荒事渺资游谈,盘古有墓青城南。
吾闻古无封树制,此地高坟蹲赑屃。
况当文字未生时,谁图形貌留荒祠。
遗俗常拜墓常扫,岁荐肴烝杂香芼。
先民亦复能火食,里巫独识神嗜好。
君不见儒生读书颂陶唐,读史称三皇。
岂如里巫学更博,能为盘古创祠乐。
在朦胧的宇宙初开之际,没有人类的伦理关系,听说有位盘古明君和他的臣子。
又说人生必须有祖先,盘古这个名字大致被尊崇。
在荒年之中,关于往事的讨论显得微不足道,盘古的墓在青城山的南边。
我听说古代并没有树木的封制,这里的高坟如同蹲伏的龙。
更何况在文字尚未出现的时候,谁能描绘出他的形貌,留下这荒凉的祭祠。
遗留下来的风俗是常常拜墓、常常打扫,年年祭祀杂陈香料。
先民们也能生火做饭,乡里的巫师独自懂得神明的喜好。
难道你没有看到那些儒生读书诵读陶唐的事,读史称颂三皇?
岂不如乡里的巫师学识更为广博,能够为盘古创祭的乐曲?
作者介绍:何在田,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探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盘古的故事,表达对祖先崇敬的思想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盘古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文化思考的诗作。诗人何在田在诗中通过对盘古这一文化符号的探讨,展现了对传统祖先崇拜的深刻认识。盘古作为创世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诗中提到的“人生必有祖”强调了对祖先的尊重与敬仰。
在描绘盘古墓时,诗人使用了“青城南”这一地理标志,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延续感。而“此地高坟蹲赑屃”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增强了墓地的神秘感和庄重感。同时,诗中对“里巫”的提及,反映出民间信仰与文化的传承,巫师不仅是宗教的执行者,也是文化的守护者。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儒生与里巫的学习与传承,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儒生的读书和里巫的祭祀各有其重要性,也象征着文化的不同层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对祖先的崇敬,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强调对祖先的崇敬和传统文化的认同,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及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诗词测试:
盘古在诗中被称为什么?
诗中提到的“里巫”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青城南”指的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