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2:02
踏莎行
闵明陪游天目湖,归荆溪虎堂作此赠之
作者: 单人耘 〔近代〕
目共天明,心与湖碧,闵郎挟我神仙域。
清灵万古浣心胸,红尘千丈溶无迹。
山曳柔裙,林亸烟髻,羡他猿鸟常相契。
宵深溪月一梳寒,荡空犹带琉璃色。
在天目湖的明亮清晨,我的心灵与湖水一样碧绿,闵郎把我带入了这神仙般的境界。
这湖水清澈灵动,洗涤我内心的烦恼,世俗的烦扰在这里化为无形。
山峦轻柔地拂动着裙摆,树林中烟雾缭绕,羡慕那些猿猴与鸟儿的亲密无间。
夜深了,溪水上的月光如寒风轻抚,水面荡漾着琉璃般的色彩。
作者介绍:单人耘(或称单人云),近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其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尤其在描写山水之美时,往往蕴含丰富的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与友人游览天目湖之际,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所感受到的心灵宁静与超脱,同时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自然情感的抒情诗,诗中描绘了天目湖的美丽景色及与友人闵明的游览体验。开篇便以“目共天明,心与湖碧”引入,形成一种视觉与心灵的共鸣。湖水的清澈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仿佛在这片天地间,所有的烦恼都被洗净,世俗的纷扰在此刻消失无踪。
接下来的描写中,“山曳柔裙,林亸烟髻”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女子的柔美相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山水间的和谐与亲密。此处的比喻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也透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两句“宵深溪月一梳寒,荡空犹带琉璃色”则将诗意推向高潮,夜晚的月光与溪水相映成趣,令人感受到一种空灵的美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渴望,充分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目共天明”的意思是:
A. 眼前的景色明亮
B. 眼睛明亮
C. 早晨的天空
D. 诗人的心情
诗句“山曳柔裙”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羡他猿鸟常相契”的意思是:
A. 羡慕猿鸟的自由
B. 猿鸟常相爱
C. 猿鸟生活在一起
D. 求猿鸟的陪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与《踏莎行》均描绘了山水之美,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表现孤独与宁静,而单人耘的诗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两者在意象的使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